5月31日,怀化中方县蒿吉坪民族学校,晨基金联合企业及爱心人士,给孩子们送来了六一节礼物——全新的书包、书本、彩笔等。图/陈泽水
红网怀化6月3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帅泉)这所隐没在山间的学校,是乡里唯一的民族学校,里面多是瑶族的学生,年级从学前班到初中。“没有集市、交通不便成了这里生活和发展的障碍。”校长杨贤生如是说。但即便如此,孩子们的心底仍旧存着美好的心愿。正如他们回赠给晨基金的画中所表达的那样:高高的建筑上,挂着图书馆的标识牌;孩子们坐在馆前的草地上,晒着太阳,看着书……
“我想看更多新书,那样就可以知道更多从前不知道的事。”这是怀化中方县蒿吉坪民族学校六年级学生杨小平的心愿。这也是学校里很多孩子的共同期许。
5月31日,晨基金联合企业及爱心人士,给孩子们送来了六一节礼物——这次“大脚的礼物”晨基金六一公益行活动,以“我的读书梦”为主题,联合湖南艾特婚纱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庚饭”的爱心志愿者,将全新的书包、书本、彩笔等几千件礼物送到了蒿吉坪民族学校。
孩子们希望图书馆早日建成
从怀化市区驱车行驶约3个小时,一路上的沥青路尚未完全铺平。这座隐没在山间的民族小学,显得孤独而静默。如果没有当地居民的指引,想找到校舍怕是有些难处。
车子停在算不上宽敞的校门外的渣滓堆中,一位身着黄褐色西服的中年男子便笑盈盈地迎了出来。“哎呀,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到了。”男子是学校的校长杨贤生,已近50岁,在校工作有30年。他一边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入校休息,一边招呼着高年级的学生卸下车内的礼物,堆放在操场的空地上。孩子们看着这些包装精美的文具,满心的欢喜溢于言表。
操场边,学生们早已身着统一的民族服装列队整齐,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瑶族特色的校服。”杨贤生向记者介绍。
“噢,我拿到彩笔咯。”一位小女孩挥动着手中的礼物,笑着跑开了。
“我也有,我也有。”几个同学迅速围了上来,纷纷展示自己手中的礼物。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与往年不同,他们收到了期盼已久的礼物。
六年级的小男孩杨小平之前联系晨基金表示,希望能“有个新书包,装更多书,看更多书”。当他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崭新的灰色书包时,脸上露出了略显羞涩的笑容。“我的书包用旧了,很喜欢这个礼物。”杨小平希望,全新的图书馆能尽快建成。
不少支教大学生因条件差离开
开展活动的操场是一个方形篮球场,两侧的篮球架也是不久前由国内一家公司捐赠的。平时的课外活动,学生们就在这里玩耍。
带来的礼物中,有不少篮球和足球。老师说,体育课上,会教学生打打篮球,但足球是没教过的,因为没有场地。
这些孩子中,有70%是瑶族人,此外还有汉、回、侗等各个民族。竹竿舞、踩高跷等民族运动,无疑是体育课上的主打。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向捐赠者们展示了竹竿舞、踩高跷等各种技巧。
在一旁的数学老师赵景基,叹了一口气。“照这条件,这些孩子只能接触这些东西,基本上连互联网都没上过。”他是怀化学院毕业作为特岗教师来校任教的,至今已经两年。“去年政府给学校配了几台电脑,但没怎么用,很多学生都不会开关机。”赵景基无奈地说。
“很多过来支教的大学生,干不了很长时间就走了。”杨贤生说,长期任教的老师,基本都是地道的当地人,“我能理解那些外地人,这里条件确实差”。不过,赵景基谈到了这里的好:“自然环境不错,人心也纯朴。”
临行前,校方回赠给晨基金一箱礼品,那是学生们用珍惜的彩笔画的画。很多孩子不约而同地画出了图书馆。
晨基金“大脚的礼物”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今年接下来的时间里,晨基金将为7所小学(包括四川雅安灾区的3所小学)拟援建图书馆,并举办画画比赛。孩子们的作品将由晨基金统一制作成感谢信,送给每位参与捐助的爱心人士。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帅泉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