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旬老人书法练出绝活

来源:红网 作者:龚再蓉 编辑:杨洁 2013-06-07 11:29:43
时刻新闻
—分享—

\

吴海龙老人左右开弓,同时写出两幅书法作品。

  红网宁乡站6月7日讯(分站记者 龚再蓉)左右手各握一支饱蘸墨汁的毛笔,同时落纸挥毫,两分钟不到,“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两幅颇见根底的书法作品便出现在大家眼前。近日,记者来到宁乡县城大西门谭家岭10号的一座民宅中,亲眼见证了吴海龙老人的绝活。老人今年虽已82岁高龄,但过人之处不少,除双手同时写毛笔字外,还可用右肘、口、脚书写毛笔字,并有一般年轻人敌不过的擒拿功夫。

  他只读了三年书,却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

  对于吴海龙的书法根底,包括怀念开国总理周恩来全国书画邀请赛金奖、和平杯全国中老年书画摄影诗文大赛一等奖在内,通过老人所获得的众多奖项便可见一斑。老人练习书法,是被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激”出来的。老人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经营诊所数十载。老人6岁那年,父亲请人写了一块招牌,说好当天送来,却拖到了第二天。就此,其父亲有了一种“求人不如求己”的深切感受,于是下定了督促他练书法的决心。

  “正儿八经读书,只有三年时间。读书的好时光,都被错过了。”回忆起以往的时光,吴海龙老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原来,老人进私塾读书不久,便迎来了战乱。为避战乱,老人在回龙铺、坝塘住了好几年。

  只读了三年书,并不妨碍老人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就是躲避战乱的那些年,他也想办法找到一个临时私塾,上了近一年时间的学。1947年回城时,他已有16岁,但还是又上了一年私塾。就在那一年,其毛笔字水平有了快速提升,开始经常帮人写对联,逐步有了一定的名气。从那以后,练习书法成了老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楷、篆、隶、草、行书上都有不错水准。如今,老人每天练习书法的时间都在3个钟头以上。“年纪再大,天天练,也会天天有进步。”对此,他有这样一个感受。

  他喜欢挑战难题,人生因此多出许多乐趣

  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似乎是吴海龙老人与生俱来的一个性格特点。在热衷于练书法的同时,他从小随父学医。1952年,见家里诊所生意不好,在与父亲商量之后,他转而从事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刻章。并且,这次转行很快获得成功。因书法根底好,他所刻的印章一开始就很受欢迎,八分钱一个,一天下来居然能赚十几元钱。一次,因被一个同行笑话“不会写反字”,他立即停下手头红火的生意,在家琢磨了三天,一举掌握了写反字的技巧。这下,他刻章的技艺获得了大突破。1955年,他凭着这门技艺加入“零星社”。第二年工资定级时,他被定为最高的六级,每月超过60元。在这里,他曾创下一天刻23个公章的纪录。

  1985年,吴海龙老人从当时的县红旗机械厂退休。退休前,他一直在刻章的岗位上工作。在单位时,他与做笔墨的同事一起工作。一次,厂里想制一套加工条墨的模具。这种模具,用质地致密坚硬的木头制成,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当时,据说全省只有两个人能制出这种模具。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去益阳一企业参观回来之后,经过一番思索与实践,做到第二副,吴海龙居然成功地制出了这种模具,为厂里加工条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随着年龄的增大,吴海龙喜欢挑战的心理是有增无减。10年前,他见有人展示自己的左手书法,便来了兴趣。不到一个月时间,他竟然练出了左右手差不多的效果。顺着这一思路,他开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用右肘夹着手笔写,用口咬着毛笔写,用脚夹着毛笔写,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获得了成功。在练习用脚写字时,老人制作一个带孔的木拖鞋,将毛插入孔中固定,便解决了脚趾老是夹不住毛笔的问题。“把一些看似无法做的事情做成了,人便多了许多乐趣。”对于这些挑战,老人有这样一个收获。

  他从小练习拳棍,年近八旬轻易擒住扒手

  对于吴海龙老人来说,父亲的影响深刻而长远。正是受了父亲的影响,练武也一直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6岁那年,他开始随父习武。“擒拿封闭,逃躲抽撤。”由于根深蒂固的缘故,老人对自己所习功夫的八字诀有着深刻的理解。即使是躲避战乱的那些年,他那对拳棍的练习也没停歇过,每天所练习的时间都在一个钟头以上。如今,虽然上了年纪,老人还是经常用习武的办法来舒展筋骨。

  长年坚持,令吴海龙老人拥有良好的健康状态。如今,写一厘米的小楷,他一点都不费力;阅读报纸时,他根本不用戴眼镜。同时,老人还有相当矫健的身手。4年前的一天,老人在县城汽车南站乘公交车时,一名扒手试图偷他的手机。这名扒手刚一动手,就被老人发现,并被老人一把擒住。面对78岁的老人,那名不到30岁的年轻男子连着挣扎了四次,硬是没能从老人手中挣脱,只得乖乖地被老人送到了派出所。

  令吴海龙老人感到十分高兴的是,他的爱好深深地影响到了身边的一些人。如今,他的弟弟吴海全老人用毛笔写行书和草书,也有了一定的功力;他的儿媳冯碧辉,也能画出一手好画。

来源:红网

作者:龚再蓉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6/07/428932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