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株洲市泰山路,路边停车位停了不少车,有的车车身上落满树叶。 本报记者陈正摄
红网株洲6月18日讯(长株潭报记者 蒋文跃 胡芳 李文)株洲市物价局6月6日发出的一则加强停车收费管理的通知,这段时间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此动作是否意味着搁置两年的道路停车收费将实行?收费是否会召开听证会?改变市民的免费停车习惯,能否换来更有序的停车环境?这些问题,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
昨日,株洲市物价局局长刘春生回应说,相关细则还将有调整,会召开听证会,具体时间暂未确定,但道路停车收费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车主
有人赞成路边停车收费,有人建议延长收费基准时间
在道路停车收费这件事上,荷塘区的陈先生是坚定的“反对派”。6月13日,他把私家车停在株洲市房产局大门的楼梯前。“我违停了,我认。但要收费,我反对。”
为何反对?“道路是公共资源,属于全体市民,准确说是全体纳税人,哪能收费?”
他说,交警部门可对超时停放的车辆进行罚款、贴条,其他车辆的停放只要守规矩,就没必要统一收费。所以收费基准时间要适当延长,“至少1个小时以上”。但他得知收费是势在必行后,关心的问题变成了“从车主身上收得的钱,有关部门会怎么使用,是否会用在解决停车难上”。
另一名司机林先生则认为,道路停车收费是件好事。林先生是生意人,时常驾车往返于机关单位,每次要为寻找停车位头疼不已。实在找不到,只得抱存侥幸心理,把车随意停放在路边。运气不好,便会换来一张贴条。“一年最少要被罚两三百元。”
比起想方设法躲避被罚,他说自己更愿意交钱停在泊车位上,且每小时4元的收费标准也较其他商业停车场便宜。他担心的问题是,停车泊位是刚性需求,一旦收费实行,株洲市区划定的道路停车位能否满足需求,停车难能否得到好转?
市民
收费是可行的治理手段,关注何时听证
虽然不会开车,但株洲职工大学副校长周京平对停车难问题仍十分关心。“收费目的是以抑制需求为主还是以增加供给为主?”
几年前的新加坡之旅,给了他不少启发。他在新加坡看到,进入到城市中心,道路停车是要收费的,且越是中心地段收费越贵,从而使城区道路变得通畅。由此,他认为收费是目前条件下解决城区车乱停、道路拥堵不得已的办法。
至于“道路是公共资源,不能收费”的观点,周不太赞成。他说,道路属公共资源,但不意味着它就属于有车一族。是否收费,还涉及到无车市民的利益。车主占用道路泊车,或多或少影响无车一族的出行。如果能有效调节停车需求矛盾,改善市民的出行环境,那以“公共资源”一说,抵制收费是站不住脚的。
周关心的是,2011年制定的《株洲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施细则》中“道路停车收费”一项执行前,是否会召开听证会。他说,从媒体披露的信息,自己无法得知此收费标准的依据、收费的作用及收费的用途等,而这些是所有市民关心的。
交警
用经济杠杆缓解停车难,促进绿色出行
株洲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株洲2008年创建交通模范城市以来,已利用车行道、人行道规划约1万个占道停车泊位。由于占道停车泊位不需要支付费用,车位经常被一些车辆长时间占用,周转率很低,公共资源得不到充分使用。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已悄然转变,直接结果是近几年车辆增长速度惊人。而买了车后,又不买车位,将问题推向了道路。
“停车收费是利用经济杠杆缓解停车资源不足,可实现公共停车资源使用率最大化。”这名负责人认为,收费也被认为有利于低碳出行。收费停车一旦施行,市民短距离的出行,会优先考虑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这样汽车尾气排放量自然会相应减少。
释疑
株洲市物价局局长刘春生答问
道路停车收费细则将修改重新审定后将征求市民意见
株洲市物价局局长刘春生透露,用以专门整治“僵尸车”是该细则的“最大使命”。“有些车主习惯在路边乱停乱放,一停就是好几小时甚至几天时间,造成了道路的拥堵和资源的浪费。”刘说,就此前调研情况来看,此现象在株洲“很突出”。
就市民关心的问题,刘春生通过本报一一进行回复。
1 细则于2011年7月1日在株洲城区施行,为何道路停车收费未能执行?
刘:政府对此有统一安排。道路停车收费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的工作繁杂,比如前期调研、部门管理的划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2 道路停车收费将在何时执行?
刘:具体的实施时间表未定。实施前,我们或将重新制定一个关于道路停车收费的细则,就是说在原有文件的基础上,对此收费项目做一些调整。
3 收费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化?
刘:道路自动收费停车位最高收费标准属政府定价,包括政府指导价,均不会发生变化。其他实行属于市场调节价的收费标准,或许会有变化,幅度由市场决定。
4 实施前,是否会召开听证会?
刘:道路停车收费在经重新审定后,会召开听证会向市民征求意见。听证会的举行时间现在还无法确定。
5 收取的费用将用于何处?
刘:这一块是没有多大盈利的。收取的款项将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主要是便于管理。
来源:红网-长株潭报
作者:蒋文跃 胡芳 李文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