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雨花区:头脑风暴筑梦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

来源:红网 作者:晏伟 姜兆轩 编辑:王津 2013-06-20 08:48:5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雨花站6月20日讯(分站记者 晏伟 姜兆轩)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六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力推进高铁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走廊发展”的具体要求,雨花区委、区政府于6月15日隆重举行雨花区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重大课题专家论证会。

  围绕雨花区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11大课题,商务部流通产业发展司副司长王选庆,商务部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赵萍与湖南知名专家王林、朱翔、刘茂松、唐宇文等共聚一堂,激情论道,为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崛起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湖南省商务厅商贸服务处处长刘飞、长沙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杨韶华、长沙市商务局副局长毛鹏程、长沙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唐曙光、长沙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周海毅等省、市领导出席了会议,雨花区四大家主要领导、11个课题牵头县级领导以及各课题承办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专家论道雨花区,11大课题如何助推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

  找准比较优势,整合产业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博导、教授 刘茂松:11个课题可以进行集中整合,在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框架下,构建三大产业链,即:文化康乐之谷、商贸物流之心、智慧商务之都。

  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朱翔: 11个课题目标应尽可能分清层次完成规划,区分核心层、边缘层和外围层。这个里面有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关系,有的产业适合放在城市中心区,有的适合放在边缘层。11个课题必须构建一个中心,进行探讨。未来的长沙发展中心,是高铁站。课题中提到的产业中心,都要围绕高铁枢纽做文章。11个课题项目要整合,比如现代商贸中心和中介中心可以高铁为中心进行整合,东往潭阳州延伸,西往德思勤城市广场延伸,形成两个轴。

  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唐宇文: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发展的方向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做法。智慧型产业提得很好,可以考虑发展四个方面的智慧产业:一是文化创意产业;二是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三是电子服务业;四是各类咨询服务业。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王林:11个课题规划在视野上有待开阔,报告几乎都是在传统的概念上进行分析。2012年,世界进入了三大时代:一是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第二是云计算时代,第三是进入大数据时代。如文化产业,现在各地市区县争着上项目,但是上的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文化产业,而新媒体就是文化产业中的一片“蓝海”。现在完全是个大数据时代。我们能不能在云计算、大数据上有所作为呢?现代服务业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所以课题中提到的智慧产业非常重要。

  商务部研究院副主任、研究员 赵萍: 11个课题应该有所侧重。我把他们分成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我们可以把它确定为作为配套环境的现代服务业。第二就是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和复合业态共同存在的产业。实际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难有一个独立的产业发展,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和其他几种产业形式复合在一起。第三种产业分类属于产业升级型的主导产业。

  商务部流通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王选庆: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抓住产业演进或是产业革命的机遇。李克强总理最近也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涉及面最宽的,最大的抓手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抢抓政策促进的机遇,国家最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营改增”,而“营改增”的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要抢抓消费拉动的机遇。随着政策的改善,消费的能力在不断地提升,而且消费的水平也在不断地升级。在这种情况下,对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这也给了服务业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点评结束后,邱继兴区长评价此次课题论证工作是“醒的早、起得早、动的早、动的大”,激发了全区干部自主学习的热情。并在课题汇报与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总结了雨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四大产业支点,即“商务智慧、商贸物流、康乐文体、现代金融”。会议最后,周杏武书记对全体与会领导、专家致以真诚的感谢。

  今年,雨花区将以此次“雨花区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重大课题专家论证会”为全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之后将会出台《雨花区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论证报告》,指导各课题承办单位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使研究成果更有研究深度,更有发展份量,也更加符合雨花实际。

来源:红网

作者:晏伟 姜兆轩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6/20/428690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