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完工的青山河治理一期工程。(记者 刘建强 摄)
红网湘潭站6月24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刘建强)“青山河治理以后,防洪能力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有了保障,希望在拦水坝、机埠等抗旱基础设施建设上继续加大投入……”6月23日,湘潭县青山桥镇高屯村村民赵薛光在县水利局的公众调查问卷上打上一连串“满意”的勾之后,又慎重地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青山河是涓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湘潭县石鼓镇顶峰山,干流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282平方公里,灌溉农田1.6万多亩,沿岸居民有近2万人。青山桥镇水利站站长谭伟明介绍,青山河只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过弯河改直,已有近40年没有资金投入,有些地方的淤泥已深达3米;由于河堤大部分为沙土堤,河床坡降也不符合要求,有的地方形成了“河中河”;加上沿河建筑物垮塌严重,无论是防洪还是抗旱的能力都已经严重弱化,几乎每隔两年左右就会发生穿堤、漫堤险情,危及沿岸群众和农田的安全。
青山河治理一期工程去年9月开工,在周边群众的支持配合下进展顺利,目前施工已接近尾声。一期工程总长7600米,施工内容包括河道疏浚、基础护砌、坡面整修,以及对险工险段进行除险加固,对部分河段还进行拓宽,对穿堤涵闸、人行桥等附属建筑物进行改造与加固,对防汛与管理设施进行完善等。疏浚后的河,显得更宽更深,河面波光粼粼,六角形水泥板衬砌的护坡为河堤提供了坚实的保护,新建的10座拦水坝改善了两岸的灌溉条件,并保证了河床的稳定。谭伟明介绍,一期工程是按照十年一遇的标准设计,项目概算的总投资达到了1920万元,其中使用的国债资金为1152万元,可为燕岩、高屯等9个村的8000多位村民彻底解决洪、旱之忧。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是国家为提高中小河流重点河段的防洪减灾能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兼顾河流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以堤防加固和新建、河道清淤疏浚、护岸护坡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治理项目。目前,湘潭县列入中小河流治理规划项目的有列雁金河、云湖河、禄堤庙河、紫荆河、涓水河、青山河、朝阳渠等7条,治理46.2公里重点河段,总计划投资15550万元。这些项目将分期分批实施,至今已完成的有紫荆河、青山河、涓水河一期等项目。
来源:红网-湘潭日报
作者:刘建强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