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浏阳站6月27日讯(分站记者 梁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站在澄潭江中学外,教学楼里传来琅琅读书声。
“之前,根本不知道朗诵这么有意思,如何把握好感情,以及文章中所体现的情感,都有技巧。”七年级学生张绵是学校少年宫朗诵班成员之一,朗诵时,她总是声情并茂,“现在有老师免费教我们,根本不用去报培训班”。
这只是“蒲公英——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活动的缩影。通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浏阳“蒲公英——青少年成长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全省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案例。
【变化】不出乡村学校,就可以学习声乐、舞蹈
“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小精灵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还是去年,在淮洲完小,金沙路小学老师胡琴,声情并茂的讲课,将乡村孩子带进了绘本的童话世界。
为不断满足农村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推动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更持久更深入帮助农村青少年拥有优质教育资源,“浏阳市蒲公英——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市教育局每学期组织一次城区和农村学生结对互助体验活动,加强了城乡学生的了解和感情交流。在全市30多所学校建立的乡村少年宫,开设了声乐、舞蹈、棋艺等十多门课程,并有专门的辅导老师定期授课。学生结合各自兴趣选择课程,利用学校活动课、中午、星期六等课余时间学习。
“班班有个图书角”活动的开展,则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送去了精神食粮。
拿起蒲公英图书角里的《淘气小包马小跳》一书时,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郑娟开心不已,这是她一直盼望能看到的童话书,“因为书很有趣味,多看书才能丰富知识面。”
市妇联开展的“母亲夜话沙龙(智慧母亲)”公益讲座,为农村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阳光守护”活动中,离退休老同志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引导他们自学、自护、自强、自律。为乡村中小学生建立星级档案,评比健康星、好学星、公益星等十星少年,实现先进带后进、全员大提升。
【目标】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学校少年宫
据了解,目前通过“蒲公英——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全市配备图书25.5万册、建立班班图书角146个;建设完成乡村学校少年宫30所,学生课外活动项目数由起初的平均7项上升至18项。
“‘蒲公英——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是浏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益尝试,丰富乡村青少年课外活动,培养乡村青少年创新能力。”据活动主办方介绍,通过活动的推进,乡村青少年的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课外活动项目的丰富和创新,直接促进乡村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增强。
这具体体现在中小学生参加省、市一系列创新大赛所获奖项上。2011年-2012年,浏阳在各种科技活动中共获国家级奖励21人次、省级奖励80人次、长沙市级奖励300多人次。
下一阶段,浏阳市将把“蒲公英计划”七大主题活动,打造成特色品牌。今年,力求图书角在全市中小学校覆盖率达到15%,并继续招募优秀教师等志愿者,组成“蒲公英课堂志愿者”到乡村学校授课。同时,开展城乡青少年结对互助活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所学校少年宫。并将母亲夜话沙龙活动打造成公益品牌,争取科学健康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覆盖面达80%以上。
班班有个图书角
本报发起“班班有个图书角”一年多了
25所单人校都有图书角
昨日,市妇联向澄潭江中学捐赠20个图书角。截至目前,由本报一年前发起的“班班有个图书角”活动,已经有146个图书角覆盖到全市30多所学校,其中25所单人校实现全覆盖。
“如何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偏远地区的孩子?送图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浏阳日报社社长刘家川说,早在2010年,记者在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偏远山区学生很少看到几本课外读物后,发起“班班有个图书角”活动。
通过采取自捐、募捐等方式,精心选点(学校)、精心选书(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精心送书(邀请爱心企业家、社会人士),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今年,浏阳日报社将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参与度。开展知识竞赛、读后感征文等后续活动,巩固前阶段效果,力争今年图书角在全市覆盖范围达到15%。
关爱青少年
12个“爱心天使团”开进农村
新文学校牵手官渡完小、奎文实验小学牵手中和苍坊小学……“蒲公英——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开展以来,各学校或组织联谊活动,或互派学生体验城乡家庭生活,搭起了城乡孩子交往的桥梁,扩大了农村孩子的眼界。
“以‘关爱’为主题,不断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助推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汪剑波说,他们依托教师艺术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协会联合成立了12个“爱心天使团”,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素质教育专家、爱心志愿者、父母义工四支队伍,定期开展知识文化教育、生存生命教育、美育爱心教育等,全方位保障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梁露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