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有着百年历史、享誉中外的江氏正骨术传人的江林医生,每天都坚持接待来自各地的每一个病人。)
(从一个小镇的诊所,到现在的浏阳市骨伤科医院,这背后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带活了一个乡镇。)
(因为这座骨科医院,每年有40余万人次的人气聚集社港这个小镇。西餐、中餐,旅馆、酒店,沿着街道走去,随处可见。)
(浏阳社港镇不断积聚人气,商贸业发展势头强大,在深圳创业杨宜建回到家乡,筹建好莱斯商贸城,项目分二期开发,第一期为24层星城商住楼,第二期为商业步行街。)
(浏阳社港镇围绕建设中医正骨名镇目标,正启动建设12层的骨科大楼,并规划建设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制剂基地、康复疗养基地,以培育标志性的产业集群。)
红网记者 汤红辉 实习生 吴小娟 浏阳报道
略显陈旧的几张条凳,和两张木桌,有条不紊的排放在宽大的诊室里。
江林医生被一群骨伤病人围着,不急不缓地看着一张张X光片!每天接待几百病友,这种生活,他早已适应。
几十年来,从一个浏阳社港小镇的诊所,到现在的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作为有着百年历史、享誉中外的江氏正骨术传人的江林医生,他的能量,不只是在医术上体现。
今日,浏阳市社港镇镇长寻子俊在接受“最美浏阳乡镇采访团”采访时评价,江林医生凭着祖传医术和医德,带动的不仅仅是一座医院,也不仅仅是一个产业,而是带活了一个乡镇。
说江西方言的老病人
上午10时,宽大的诊室内,江林医生仍被来自各地的病友包围着。
54岁的陈桃花,高举着骨折的右手,生怕被来往的病人碰到。终于轮到她看病了,这位来自江西宜丰的老妇人,长吁了一口气。
一个多月前,她不小心摔倒,造成右手骨折,不能伸直,也不能动。在家乡附近的医院治疗后,一直不见起色。最为骇人的是,右手逐渐变黑,有可能坏死。
后来与几个骨折的病人,一起慕名来到浏阳社港的这座医院。
“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然后就回家修养治疗。后来又来了二次,费用还不到4000元。”让老人高兴的是,现在虽然右手被牵引器固定着,但手可以动了。
这是她第三次到这里复诊治疗。江林医生在诊断后告诉她,半月后再来复诊治疗一次,就差不多了。
眼里噙着泪水,陈桃花连连点头。嘴里还说着江西方言,估计是感激的话。
不与医院发生关系的“医托”
一直站在陈桃花身边的,是一个高大的男子。
帮她提袋子,不时翻找病历等资料,让人误以为是她的亲人。其实,他是一个人们平时口中称呼的“医托”。他叫刘茂林,也是来自江西宜丰。
刘茂林回头扫视了一下病房里的病人,“这五个都是江西宜丰的,都是我送过来的。”
从事“医托”这个工作,刘茂林说是从四年之前开始的。当时一个亲戚的小孩摔伤了左手,治疗了一万多元钱后,几近残废。后来听说了这个医院,于是从事汽车驾驶的他,被亲戚喊上,从江西一路打听过来。
他回忆说,到达社港时,已是晚上7点多钟,当时江医生都下班了。他们一路找到江医生家里。第二天又带着做完治疗的病人回家了。后来,他干脆专门跑这条线路,只为当地的病人做好服务工作,甚至连病人家属都可以不来陪同。
四年来,刘茂林称自己至少送了800多个江西骨伤病人到这里医治,“近两年最多,今年至少都有200个了”。他还透露说,像他这样负责开车送当地病人到这里的司机,就有七八个。
但他们,从不与医院发生任何关系。
“你看我都快50岁的人了,别的工作不好做,也只能做这个事了。”刘茂林始终微笑着。他的脖子上,佩戴着一块玉,显得与众不同。
“三镇”建设“小香港”
一代名医带动了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带活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崛起一个乡镇。
也许,这一切,都是坐在诊室内,认真治疗病人的江医生,所没有想到的。
从最初的社港中心联合诊所,到现在占地6.5万㎡、业务收入至1.2亿元的浏阳市骨伤科医院。每年省内外15万人次的患者纷至沓来。而基于骨伤病人需要陪护特点,医院每年大概能吸引40余万人次的人气聚集社港这个小镇。
浏阳社港镇不断积聚人气,商贸业发展势头强大,辐射岳阳平江县安定、思村和长沙县金井、双江等周边乡镇,辐射人口几十万,消费潜力看涨,被称为浏平长三县市交界处的“小香港”。
为此,在深圳创业多年的社港籍年轻人杨宜建回到家乡,筹建好莱斯商贸城,项目分二期开发,第一期为24层星城商住楼,第二期为商业步行街。步行街与商贸楼互为依托,形成新的核心商圈,全面满足消费需求,进一步吸纳邻县市人气、财气。
浏阳市社港镇镇长寻子俊介绍,正是有了江林和江氏正骨术,才有了医院的大发展,也正是有了医院的大发展,加速了社港由一个边陲小镇向中医正骨名镇、区域边贸重镇、生态旅游新镇的历史跨越。目前,社港镇围绕建设中医正骨名镇目标,还启动建设了12层的骨科大楼,规划建设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制剂基地、康复疗养基地,培育标志性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社港镇党委、政府适时提出“一河两岸”发展战略,启动捞刀河岸边贸新城建设。社港围绕建设“中医正骨名镇、区域边贸重镇、生态旅游新镇”目标,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2012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0元,全镇财政收入2115万元,实现两年翻番,三年增长三倍。
今年上半年,社港镇实现财政收入125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3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4.8%,进度跃居浏阳市乡镇第一。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吴小娟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