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在照顾小毛(化名)。 本报记者陈正摄
相关链接:18岁少女产下巴掌大男婴 孩子被独自留在医院
“巴掌男婴”爸妈现身 家境贫穷的他们需要大家帮助
从6月18日到7月2日,郭成恩的生命仅持续了14天,他甚至没来得及离开那个小小的保温箱,好好呼吸外面的空气。
这些日子里,宝宝的病情牵动着许多良善的人的心,众人纷纷伸出援手,宝宝的坚强一度给了我们很多希望,但他最终没能抵抗突如其来的变故,当湘雅医院的儿科专家告知孩子颅内出血很可能留下后遗症时,父亲郭子电最终选择了放弃治疗。
孩子颅内肺部出血
据郭成恩的主治医师廖积仁介绍,7月1日,宝宝的双手出现抽动,医生判断可能发生了颅内出血。当晚,湘雅医院的儿科专家赶到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给郭成恩会诊,确认宝宝颅内出血,肺部也有少量出血。
专家称,孩子的情况很不好,如果坚持治疗,宝宝要闯过很多难关,而且未来很可能留下后遗症,郭子电犹豫一番后,最终选择了放弃治疗。
7月2日上午11时,宝宝停止了呼吸,走完了自己仅仅14天的人生。
孩子母亲还不知道情况
就在宝宝离世的同时,郭子电的农行卡里还收到衡阳爱心人士捐助的500元钱,长沙的段女士也给记者打来电话,咨询捐款的事情。得知小毛的突然离世,段女士显得很伤心,“多可怜的宝宝啊!”很多关心宝宝的爱心人士表达了各自的哀思。
面对众多好心人的帮助,郭子电声音哽咽,“如果还有来生,我希望孩子去一个好的家庭”。此时,郭子电还没将孩子去世的消息告诉妻子成玲,“我只是跟她说孩子的病情有些恶化,怕她一下子难以接受。”
长株潭报记者 杜方江株洲报道
事件回顾
6月18日:18岁的天元区三门镇女孩小贝(化名)在株洲县人民医院产下仅巴掌大小的男婴小毛(化名),因情况紧急,孩子被送往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治疗。
6月24日:小毛的父亲决定放弃治疗,签字后离开医院。
6月26日:本报相关报道见报后,小毛得到众多市民关注,许多人表示愿出钱出力。
6月27日:本报记者赶赴天元区三门镇南江村寻找到了小毛奶奶,她承诺将坚持治疗。
6月28日:小毛父亲郭子电、母亲成玲由老家赶来医院。由于郭家家庭贫困,郭家所在的南江村村支书发动村里人为郭家捐钱。
6月30日:市民向女士给宝宝捐了500元钱,并写下了爱的祝福:“坚强的宝宝:挺过来,健康快乐成长”。孩子父母给宝宝取名郭成恩,寓意健康成长,长大后学会感恩。
7月1日:郭成恩的病情恶化。郭子电犹豫一番后,最终决定放弃宝宝的治疗。
7月2日:宝宝停止了呼吸。
编后语
最初在做“巴掌男婴”的报道时,我没有想到会引起那么多市民的关注;在许多爱心人士表示愿出钱出力时,我没想到能找到孩子的父母;在医生表示孩子情况稳定,所有人都表示不放弃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他就这么离开了这个世界。短短的14天出现了太多的奇迹,可惜最大的奇迹没有出现。
生命有太多的惊喜与意外,只愿宝宝的天堂之路平安吉祥。
来源:红网-长株潭报
作者:杜方江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