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由科技部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片区现场观摩会在长沙召开。)
(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会议。)
(专家现场观摩长沙县的双季稻亩产高效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示范区。)
红网长沙7月4日讯(记者 陈宗昊 实习生 王芳)由科技部主持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片区现场观摩会,今天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来自科技部和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安徽六省的专家现场观摩了长沙县的双季稻亩产高效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示范区。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特邀专家向与会者介绍了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三一工程”和亩产1000公斤攻关三项重点科研工作。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为落实国务院明确提出“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紧进行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增强农业科技储备能力”的指示精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科技工程。
湖南从2011年开始,成为组织实施“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粮食主产省,承担了国家粮食科技工程湖南专项。专项包括“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湖南双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长江中游南部(湖南)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三个课题,并将在5年内完成。
集合耕作、栽培、植保等多学科农业科技和管理人员已经开展了32项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湖南集成了双季稻“双节双防”技术体系、双季稻机插“双大”关键技术、双季稻绿色防控物理诱杀技术等9大技术与模式。湖南双季早稻亩产已经达到590公斤左右,比常规技术平均增产近8.5%。
目前,湖南专项已建立12610亩核心试验区、166万亩技术示范区和1500万亩技术辐射应用区,“三区”累计增产稻谷68.14万吨,增产增效、节本增效和优质增效的总效益达17.7亿元。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王芳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