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时30分,轩轩在船头的凹槽内洗澡,船上的生活给了他一个快乐而特别的童年
晚上8时,轩轩的爷爷在河中准备开始捕鱼,30多年的捕鱼经验让他能很好地判断捕鱼点
红网株洲站7月14日讯(株洲晚报记者邓石华/文 记者汪成 实习生廖斌/图)7月1日,湘江禁渔令解除。而在此前的一两天,四桥河西桥头下,20多艘渔船从各个方向赶来,其中,大部分来自衡山、衡东、株洲县等地。休憩了三个月,他们都在等待重新开捕的时刻。
湘江母亲河,给予渔民自然的馈赠。然而,历经数十年的疯狂捕捞,湘江渔业资源日渐稀少。尽管如此,以捕鱼为生的他们,大多没有别的生存技能,只能守着一艘乌篷船和几张渔网过活。
有时收成不好,这让渔民忧心忡忡
靠运气的捕鱼
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至少能赚300多元。当然,也有可能颗粒无收
7月4日下午6点,太阳仍然火辣,停泊在四桥下的渔民已经忙碌开来。陈伏良,株洲县王十万乡人,今年40岁,捕鱼10年。他并非专业渔民,家里仍有田土,只在每年2月份出来,10月份回去。
伴随着轰隆隆的柴油发动机声音,陈伏良和妻子来到三桥下游大概200米的位置,将一个长达150米的流网一头撒向江中,另一头固定在船上,通过开动渔船,将网拉直。流网是渔民最常使用的渔网,网连成长带后,通过网底部悬挂的垂铁,使网在水中直立呈墙状。流网随水流漂移,把游动的鱼挂住或缠住。
晚上8点半左右,陈伏良决定收网。收网并非一人之力能完成,得两人配合。他一手扯动网绳,妻子则一边查看网上是否缠住河鱼,并且把流网上的垂铁码在一起。
两分钟过后,第一条河鱼上船,是一只肥大的鲤鱼,至少有2斤重,妻子麻利地将鱼从网上“扒”下来,放进船舱里。对于这一收获,陈伏良和妻子没有过多的兴奋,鲤鱼个头虽大,但只卖8元一斤,远不及鳊鱼18元一斤的卖价。
在收网时,一条肥大的鳊鱼从网里逃脱,这让陈伏良和妻子都感到惋惜。此时,一艘上游来的运砂船,打着灯光向这边开来。陈伏良手脚忙不赢,让记者帮忙用手电筒打光示意。接到灯光信号后,运砂船从渔船的西侧绕了过去。
大概10分钟左右,渔网全部收完,这一网共捕了3条鳊鱼,2条鲤鱼。3条鳊鱼至少有7斤重,能卖126元,而2条鲤鱼至少也有4斤重,能卖32元,这一网,给陈伏良至少带来了158元的收成。
对于这一收成,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次日凌晨4点钟左右,他们还要再捕一网。如果运气够好的话,一天至少能赚300多元。当然,也有可能颗粒无收。陈伏良的妻子说,7月1日,他俩捕了200多元的河鱼,7月2日,捕了160多元河鱼。
把记者送至岸边后,陈伏良和妻子才开始张罗自己的饭菜。
[NextPage]早上6时,渔民捕鱼归来,盆里大大小小的鱼在翻滚着
供不应求的鱼市
四桥河西桥头下的鱼市是河鱼店郭老板收鱼的第三站。在前两个鱼市,他收了三十多斤河鱼
7月5日凌晨6点30分左右,记者来到四桥河西桥头下,因为众多渔船聚集,这里早已形成一个河鱼交易市场。
这个点,只有十来艘渔船停泊在岸边。岸上停靠了三辆收鱼的摩托车,他们大多来自附近的河鱼店。除此之外,不少市民也赶早来买河鱼。
来自衡山的专业渔民成秋生,是当天渔民中生意最好的。休渔三个月,他和妻子在家编织和修补渔网,获得了当地政府每人每月200元的补贴。今年62岁的他,捕鱼已经有50个年头了。
这一天,成秋生捕了近500元的河鱼,主要是一些刁子鱼、鳊鱼、桂鱼和坨嫩鱼,桂鱼最贵,卖价达40元一斤。
在五桥河西桥头附近经营一家“朱亭特色河鱼店”的郭老板,收了成秋生310元的河鱼。他说,他的河鱼店每天要销出60多斤河鱼。四桥是他收鱼的第三站,二桥河西桥头、河东奇迹超市附近,都有一个鱼市。在前两个鱼市,他收了三十多斤河鱼。
禁渔三个月,郭老板觉得效果很明显。他捧着一条两斤八两的鳊鱼说,禁渔前,鱼的个头没这么大,鳊鱼往往只有两斤左右,河鱼的种类也没这么多。而当天,他收了3.3斤桂鱼,这个品种的河鱼,在禁渔前也比较稀少。
半个小时内,成秋生一直拿着一杆秤忙着做生意。对于当日的收成,他也归结于禁渔令的实施。“开禁这几天河鱼要大些、多些,等过段时间,估计又和以前差不多了。”
[NextPage]傍晚,渔民在船上喝着啤酒、吹着风,十分惬意
渔船组成的“村落”
因为背井离乡,20多条渔船停靠在一起。男的聚在一起打打牌,女的则拉拉家常
为了和谐共生,渔民也遵循着一定的生存法则。成秋生说,渔民在湘江分段而渔,四桥下的20多条渔船,主要是在一桥跟三桥区段捕鱼,别的区段,是别人的“码头”。
记者从市渔政站了解到,湘江株洲段总长近89公里,流经株洲县、天元区、芦淞区和石峰区。仅株洲本地,就有17个渔业队,拥有在册机动渔船473艘。而外地渔船,大概有三四百艘。
5日7点20分左右,陈伏良开着渔船返回码头,凌晨4点钟的那一网,只打了一条草鱼。加上前一天没卖完的,船舱里共有300元左右的河鱼,接下来的时间,他只需等待买家。
没有人来买鱼的时候,渔民大多在清理渔网和宰杀坨嫩鱼。每个渔民,在河岸都谈好了一个河鱼店,宰杀好了的坨嫩鱼,卖20元一斤。
因为背井离乡,20多条渔船停靠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微型村落,渔民之间相互熟识,有如邻里一般。除去打鱼的时间,渔民大多在四桥下休憩,男的会聚在一起打打牌,女的则拉拉家常,聊聊每日的收成。
除了买菜和送鱼,渔民日夜与渔船相伴,很少上岸。因为生活简单,渔民们的生活成本并不高,夫妻档的渔民,每日大概20元的柴油钱,加上十来元的买菜钱,一个月只需1500元的生活成本。而收成好的话,一个月至少能进账五六千元。对他们而言,每日能捕上几条大鱼,就是开心的事情。
【原文链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来源:红网株洲站-株洲晚报
作者:邓石华 汪成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