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第一批社区微循环改造8月完成 将增三千停车位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任文婧 冯丹 编辑:杨洁 2013-07-18 08:49:47
时刻新闻
—分享—

第一批社区支路微循环改造新增停车位示意图(部分)

  没有停车位、行人车辆进出难……原本不宽的社区道路上,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段,常常会发生拥堵。为了打通社区支路微循环,今年4月19日,全市启动了由辖区政府牵头,规划、城管、交警、消防等部门参与的支路交通疏堵工程,对城区52个社区的124条支路微循环进行改造。7月17日,记者从长沙市交警支队了解到,至8月中旬,第一批改造施工将完成,届时,长沙市将新增近3000个社区停车位。

  潇湘晨报记者 任文婧 实习生 冯丹 长沙报道

  现场:限单行、画标线、设监控

  说起早高峰时的拥堵,岳麓区景秀江山小区的居民就头疼,“开车刚出门就被堵住,连倒车都倒不出来。”时常发生拥堵,主要是因为这一小区与周边的小区都属于较老的小区,停车位配建不够,道路也比较狭窄不能双向通行。随意乱停的小车加上早高峰大量的车流加剧了行车难。

  因此,景秀江山小区附近的道路,也纳入了第一期微循环工程中。

  上午10点,记者在景秀江山小区附近看到,施工人员正在道路上画单行标线,道路交通有序,并没有出现拥堵现象。家住该小区的杨先生深有体会,“工程实施了之后,交通情况改变了很多,没有以前堵了。”岳麓交警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欧友良介绍,很多居民听到消息后,已经提前开始自动遵守规则,因此交通情况已经好转,“标线标志会在近两天完工。”除了实行单行,社区中的道路还将施画停车位,安装电子警察监控设备等。

  进展:预计增设停车位3000个

  景秀江山小区附近道路的改造,只是第一期微循环疏堵工程中的一个缩影。欧友良介绍,从今年4月19日开始,长沙市启动了对城区52个社区124条支路微循环的改造工程,截至7月15日,微循环交通疏堵工程已有26个社区、38条道路全部落实到位,其中,不少道路采用的都是统一施画停车位、将较窄的双向通行改为单向通行,打通微循环的方式改造。

  前期的社区道路改造,已经为市民增设了停车位1623个。而到今年8月中旬,第一期微循环疏堵工程将全部完工,预计全市将增设停车位共近3000个。

  对于增设的社区停车位,记者了解到,并不会由交警部门按照路面停车位收费,而是由各社区根据物价部门的文件进行停车收费。

  欢迎市民在微博提意见

  “微循环交通疏导工程是当前最大程度挖掘城市道路潜力,均衡城区路网整体交通流,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畅率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长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秩序科负责人表示,交警部门将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交通实际需要和市民交通出行需求,继续推出系列相应措施。因此,在第一期微循环疏堵工程施工的同时,交警部门也已经开展了第二批社区交通微循环改造的前期调研。据了解,第二期工程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大概将推出十个左右的社区进行改造,改造初步预计在今年十月份完成。

  交警部门呼吁,如果市民觉得自己居住的社区需要进行交通改造,可以向辖区交警大队或@长沙交警支队官方微博(新浪或腾讯)反映。 记者任文婧

  [晨报说说]

  社区支路改造

  打通“生命通道”。待改造社区支路,宽的地方八九米,最窄的只有三四米,只要路上有一点点障碍,都会延缓甚至是阻挡消防车进入现场。一旦发生火情,将加剧损失。

  打通“民生通道”。社区支路是社区居民的出行通道,而很多老社区根本不具备停车和行车的条件,随着社区汽车拥有量增加,居民经常被堵在家门口。实施改造后,通过设置单行线、规范停车等措施,打通了居民的出行通道。

  打通“城市通道”。一旦社区支路的通行潜力被挖掘出来,就能起到交通分流的作用,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长沙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介德对社区微循环支路改造的三条通道定义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任文婧 冯丹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7/18/428039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