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沪昆高铁与京广高铁交汇处,两桥仍处于分离状态。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谢长贵)
(7月20日凌晨,沪昆高铁与京广高铁交汇处,斜拉索桥转体成功,与沪昆铁路高架桥完美对接。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谢长贵)
红网长沙7月21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斯茅庚 实习生 谭梦丹)肉眼看上去,万吨斜拉桥仿佛岿然不动,实际上斜拉桥两端却在沿逆时针方向缓缓移动。历史定格在2013年7月20日1时03分,沪昆铁路西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重1.45万吨非对称独塔斜拉桥,经过33分钟转体,逆时针旋转21°对接沪昆高铁已建桥体。另一座1.45万吨的长沙南西联络线特大桥,计划本月30日凌晨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高空转体,让沪昆高铁两条线成功跨过京广高铁。沪昆客运专线娄底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沪昆高铁湖南段目前已基本完成线下基础工程,计划今年9月底开始铺设轨道,明年9月实现全面竣工通车。
原计划需要4个小时,实际只花了33分钟,承建单位中铁三局沪昆客专湖南段项目部总工程师曹永双透露,主要是高空转体过程中技术控制到位。
“这是一座重达万余吨的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若误差参数控制不好,斜拉桥两端就无法准确地对接上。”曹永双介绍,斜拉桥一头长112米,另一头长84米,这种非对称独塔斜拉桥,需要精密计算,科学“称重配重”,才能达到转体所需要的平衡。办法就是,反复在84米长的这一头添加混凝土块,直到与112米长的那一头重量完全一样才敢试转体。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斯茅庚 谭梦丹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