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点半,中央储备粮宁乡直属库排队等候车辆。
中午1点半,宁乡坝塘镇的黄福良和其他前来送粮的农民们就地进行午休。有人还自备了凉席和枕头。
宁乡坝塘镇鸟鸣村农民黄福良我们是昨天晚上不到三点到这里,等到(早上)7点钟开始,到现在还没有过磅。
据了解,22号开始宁乡就开放了9个粮食收购点。为什么这些农民要舍近求远,甚至不惜深夜排队往直属库送粮呢?
农民:这个粮库还是正规,下面那些点,不管你的粮食的好坏,你的粮食再好。反正(每百斤)扣4.5斤(杂质),你来卖就卖,不来就不来
原来,粮农们得到的信息是,直属库本部收储点只扣除1%的杂质,而下面乡镇的收储点要扣除4-5%的杂质。农民当然宁愿舍近求远。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记者来到宁乡县朱石桥收储点。
在这个收储点外面的偏僻处,刚刚把粮食过了磅准备去兑钱的谢义国偷偷给记者看了他的现金结算单。记者注意到,除了电脑打印的部分之外,还有几行手写计算钱款的数字。
谢义国:总重量,除掉包装2750公斤
记者:这个135是什么
谢义国:这是扣的杂,扣了135公斤杂(质),这个2750公斤扣了杂(质),就只有2615公斤。
算下来,谢义国送来的这2750公斤稻谷里面,果然是按照5%的比例扣除杂质。这和在宁乡直属粮库送粮的农民反映的情况一样。
谢义国:这5斤是杂,主要是鹅毛,一百斤里面也没有5斤的鹅毛不。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做这样一个5%的扣除呢?记者来到收储点的财务室,要求看看现金结算单,但收储点负责人立即停止用这种白色单据向农民兑现,而是拿出了中央储备粮入库凭证,记者发现,这种红色凭证根本没有记载扣除杂质的数量。
记者:这一格是不要写的吗?
朱石桥收储点负责人陶海燕:嗯咯
记者:那我怎么看别的地方都写了
朱石桥收储点负责人陶海燕:有的地方写法不同
粮农的现金结算单和收购点的入库凭证:同样的粮,不一样的数
对比卖粮农民用来领取现金的结算单和收购点入库凭证,为什么这两份单据会有明显的差异,每百斤统一扣除5斤杂质的依据何在,这部分钱进了谁的腰包,这位负责人为何要突然中止兑现粮款。对这一连串疑问,记者在现场一再追访,但都没有得到答案。宁乡县粮食局负责人在随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将加强对粮食收储点的监管。
宁乡县粮食局局长李联明具体操作的主体就是我们中储粮以及我们中储粮下面委托的点,因为中储粮公司自己没有那么多粮库,所以也委托了一些民营企业在收,那么这个点的监管确实是我们要加强的方面。
来源:红网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