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桃江站8月2日讯(分站记者 甘尚平)6月底以来,桃江全县大旱,群众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严重。但是,在鲊埠回族乡军功咀村,由于县乡联村干部指导督促得力,村组干部和群众积极配合,科学调度有限的用水资源,旱情得到及时缓解,全村水稻长势较好,在大旱之年无一丘禾苗枯死。
军功咀村地处鲊埠回族乡中北部,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265户,1228人,总面积2820亩,稻田755.3亩。入夏以来,长时间高温无雨的天气,使该村旱情形势骤然紧迫起来。
一直以来,该村稻田灌溉主要依靠3个重要水源,即骨干山塘六斗冲水库、大水田港和碧螺水库。六斗冲水库刚刚维修完工,来不及蓄满水,水量不足;大水田港位处317省道旁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因路基施工原因导致水系堵塞;该村是碧螺水库的尾灌区,渠道因年久失修,好多地方出现淤塞,水流不畅。面对突如其来的旱情,水利设施显得力不从心。至7月下旬,全村有500多亩稻田出现干旱,特别严重的有近300多亩,部分稻田已经开始开裂。
面对紧急情况,县乡村三级积极应对。负责联系该村的县政协副主席任小琳冒着高温酷暑,组织县政协机关和县民宗、公安、卫生部门的联村干部以及鲊埠回族乡副乡长、联村干部李鹏飞,迅速奔赴军功咀村抗旱一线。他们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灾情和稻田缺水情况,沿家逐户询问稻田缺水的地块和面积。掌握情况后,任小琳紧急组织召开县乡村抗旱工作队员会议,会商抗旱对策,积极采取措施,部署安排全村近段时间的抗旱保苗工作,科学合理地调度全村用水资源。
遭遇大旱以来,村支书李志文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自发投工投劳,疏浚渠道1700多米。村委千方百计筹集资金3万多元,发动群众自筹资金10万多元,购买潜水泵167台,架设了2条近1000米的电力专用线路。村组的积极行动使群众深受鼓舞,迅速予以配合。四房里组村民李志明家有2.2亩水田,由于离取水水源较远,灌溉十分不便,禾苗接近干枯,情况十分紧急。在村组干部的及时指导和督促下,李志明立即购买了2台潜水泵和一口大水缸,利用水缸作为取水中转站,先用潜水泵将小港里的水抽到大水缸里,再将大水缸里头的水抽往自家稻田里灌溉禾苗,历经几天,李志明家稻田面临干枯的禾苗逐渐开始返青。
至目前为止,军功咀村尚无一丘水稻禾苗干枯致死。
来源:红网
作者:甘尚平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