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员乐改存与他的电排室
红网新田站8月2日讯 (记者 贺华建) 近一个月高温少雨,新田县8.1万亩农作物“喊渴”,稻田龟裂,农作物枯萎。7月31日,记者来到十字乡老夏荣村和乐聪村,只见这里的电排站发出轰轰的机鸣声,而水渠里流水哗哗不断,稻田里禾苗生机盎然。
乐改存在作记录
同样的干旱天气,同样的稻田面积,同样的渠道水源,以前村里人为争水打架,甚至不惜赔上性命,而近年既没有发生受旱情况,更没有因水发生纠纷。乐聪村党支部书记乐庆山说出了个中缘由:“近年来我们村率先成立了用水户协会,选出8名用水协会代表,再推选一名代表为专职水管员,推行了一把锄头管水,使全村500多亩稻田灌溉无死角,不仅没有了争水纠纷,还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
乐改存为村的水稻田护砌田梗
村民乐国兴提到“一把锄头管水”,就高兴地说:“这事搞得好,我种了7亩多田,田里需要用水了,只需一个电话打过去,他就帮我搞定,有时我还外面几天,他就主动帮我放好水。我算了一笔帐,要是在以前,我种7亩多田,只怕每天都会围着这几亩田打转了,根本干不上其他的活。现在省事了,我还可以在县城打零工。”
乐改存在管护水渠
据了解,该村的水管员是由村里用水户协会集体推选出来的,他为人正直,有责任心,又是老党员、老村干部,而且热心公益事业,由他统一调度,分配全村稻田灌溉用水。
在乐聪村电排站旁不远的稻田里,一位皮肤黑油油的老汉正在田里护砌田梗,村支书介绍说,他正是水管员乐改存。不善言辞的他,肩上扛着一把锄头正在巡查,看到田的水放得差不多了,他麻利地返回电排站,放下电闸开关,然后只见他爬在一张木床上,摊开一本泛黄的小本子上写下用水时间和用户名字。
村支书介绍说,进入干旱季节以来,乐改存就日夜守护在这里,哪怕三更半夜,只要村民一个电话,他都会拉上电闸,摸着黑走在田梗道上。当问道有没工资时,他爽朗地对说:“没得,只是村民抽水时每小时大约不到二块钱的提成,算是自己的劳务费,有时候连电费都得先自己掏腰包垫上,但是我乐意,作为一名党员,为村民作些力所能及之事,看到稻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我心里就舒服。”
看到身后绿油油的禾苗,“田管家”终于露出了笑脸
70岁的乐改存除了种好自己的几亩田,他就每天在自己的“职权”范围转悠,哪户人的田里有虫子该用药了,哪丘田什么时候得施肥了,他都会及时告之村民。村民们都对他的细心和责任心都心服口服,乐改存被村民们称为乐聪村的“田管家”。该乡干部说:“一把锄头管水,乡村干部不再为村民争水、打水架而担心,村民又可以放心地在附近打零工,经济收入和田土两不荒。”
记者手记:每年的干旱成了村民的伤心之痛,而用水户协会的成立,无疑解决了用水管理机制的难题,但如何管好水、用好水,就必须充分发挥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修复水渠,畅通渠路,同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必将成为缓解当前旱情的重要举措之一。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华建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