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持续高温天气 汉寿县丰家铺乡6000多亩稻田“喝”上水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覃佐红 编辑:高芹 2013-08-04 15:33:4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综合讯 据常德日报消息(记者 覃佐红 见习记者 杨力菲)8月2日,持续高温天气,酷热难当。汉寿县丰家铺乡芭蕉水库西干渠芭蕉村段施工现场一片火热,10多名壮劳力挥汗如雨,正在沟渠里清淤。通过几个小时的奋战,这段“肠梗阻”终于打通。

  丰家铺乡地处汉寿西南的丘陵山区,现有水田面积17934亩,属于自然灌溉区域。全乡共有水库16座,骨干山塘456口,环山渠系150多千米,有隧洞58个。这些年风调雨顺,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渠一二十年没通过水,快成了“古董”。沟渠堵的堵、塌方的塌方,涵洞被塞得严严实实,一座倒虹吸管(俗称逼管)千疮百孔,灌溉设施基本荒废。

  有村民统计,该乡已经连续41天没见过一滴雨。顺里村的灾情最为严重,地处水系的最下游,村里4000多亩水田基本“望天收”。在那里,记者遇到了81岁的老人龙位川,他正守在自己的田边。老人清楚地记得,上次大旱还是1962年的时候,算算有50多年了。稻田早干得开裂,禾苗像火烧过一样。

  早在7月26日,全乡紧急召开抗旱工作会议,启动抗旱工作应急方案,要不惜一切代价,疏浚渠道引水,千方百计动用机械组织排灌,绝不放弃一分田。全乡30多名乡干部,除两名值班人员,其余全下到村里,和群众一道打响了抗灾减损的攻坚战。

  乡党委书记肖定国、乡长李颖每天坚守在一线,奔赴各村,全面指挥调度。政府给村民们立下了“军令状”,一定将水库的水引到百姓的田里。田里看不到水,副乡长肖国富比老百姓还急。他一连7天坚守在工地上,调配挖机,组织人工,挖渠6800米,完成了3座涵洞、一座倒虹吸管的修葺工作,一个又一个“肠梗阻”被打通,10多年没灌过水的芭蕉西干渠通水了。看着库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干涸的稻田,年近七十的支部书记雷跃龙满脸笑容,“还是政府决心大,敢干事,咱好多百姓都打算放弃了!”几天来,金城村700多亩水稻“喝”足了水。

  柳溪渠系修通了,金坪、檀木、丰家铺等6个村近4000亩水稻“喝”上了水;竹溪渠系修通了,龙潭、仙人两个村800亩水稻灌溉不成问题;龙潭水库新修了一条1800米的渠道, 白羊村90%的稻田得到灌溉;通往顺里村的沟渠8月3日也已完工,村里的几千亩稻田也有“救”了……

  截至8月1日上午,该乡共出动乡村干部131人,累计投入资金92万多元,动用劳力5700人次,出动挖机180台次,动用抽水机三种型号2870台次,新打机井105口,新开渠道3500米,修葺渠道85000米,耗用机械总动力达3100千瓦,共计灌溉水稻6000多亩,旱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覃佐红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8/04/427610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