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峰县:“千金”泽被万亩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勇 编辑:王津 2013-08-09 10:19:4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刘勇 通讯员 王玖华 乃继辉

  8月6日15时,烈日当空,双峰县梓门桥镇千金村53岁的村委会主任黄爱和穿上袜子和雨鞋,开始巡查千金水库土渠。

  “这种天气穿鞋袜做事实在太热,但是没办法,脚受伤了,怕沾水发炎。”7月31日21时许,黄爱和在看水时被毒蛇咬伤右脚一个脚趾,自费2000元打了蛇毒血清;8月3日上午,坚持带伤看水的他,又不慎摔伤了膝盖、脚踝。

  简单处理后,黄爱和还是不愿下“火线”。他说,越是大旱,越要管好水,千金水库价值“千金”。

  千金水库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原水库管理所所长聂炳发在此创造了一套特别的管水用水方法:用渠系把水库与塘坝连成“长藤结瓜”,构筑联合灌溉网;放水遵循“六先六后”、“下接上送”等原则,确保滴水入田。

  这些做法非常适应山丘区灌溉特点,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千金水库的灌溉面积由当初设计的4400亩扩大到1972年的7600亩,在历年抗旱灌溉中屡立奇功。“千金”灌区以“北有大寨,南有千金”之誉闻名全国,日本、越南、老挝等国曾组团来千金水库参观学习。当时,湖南日报以《巧管“千金”水 增产万担粮》为题,在1973年2月22日的农村版,用一个整版对“千金”灌溉经验进行了大力推介。

  带着剪报,追寻40年前老报人的足迹,记者在此发现,“千金”灌溉经验至今仍然在发挥巨大的抗旱作用。灌区内一路走来,只要是水能放到的稻田,没有看到干死一丘禾。

  千金水库管委会主任宁智泉说,千金水库灌区现在灌溉梓门桥、沙塘两个乡镇1万余亩农田,这既得益于“长藤结瓜”不断发展——过去限于条件被“孤立”的一些高塘,现在用抽水泵与千金水库相“连”,灌溉能力增强;也得益于灌区老百姓对“六先六后”、“下接上送”管水用水原则的秉承和坚决维护,把每一滴水都放进田。

  7月以来,旱情渐重,“千金”灌区便按照“六先六后”中的“先塘水,后库水”原则,前期先尽量放干山塘进行灌溉,免得塘水因蒸发枯竭而白白浪费,与此同时尽量增加千金水库蓄水;后期,再放库水补充到空山塘继续灌溉,源源不断。正因如此,千金水库到现在每天还能放水4万立方米,“以这个流量还可以继续放半个月”。

  而“下接上送”就需要黄爱和带着村民们日夜劳心费力了。聂炳发时代就提出,灌溉按计划用水、“一把锄头”管水;千金水库放水时,上游过水村要负责“送”水,防止渠道漏水和村民私开放水口子;下游用水村则要在过村渠道上“接”好水,尽量减少浪费和用水纠纷。

  黄爱和所在的千金村,是所有用水村的上游。村里安排两批人马,日夜轮班上渠,目前已经连续“送”水近20天。“辛苦是必然的啦,但‘下接上送’是我们坚持了几十年的传统,老一辈创造的经验既然很管用,就应该老老实实去做。如果我们千金村用了‘头水’就不顾别人了,只怕大家都会来抢水,到头来都用不到水。”黄爱和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勇

编辑:王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