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底:六级提水 下游河水的“逆袭”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卫丰 刘婷 罗琪 编辑:王津 2013-08-09 09:40:25
时刻新闻
—分享—

IMG_1868

大泉村村民正抽水,让下游的河水“逆袭”而上。

  红网娄底站8月9日讯(分站记者 谭卫丰 刘婷 实习生 罗琪)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8月8日上午,在娄底双峰县青树坪镇记者一行却看到,该镇却采用六级提水的方式,用潜水泵将下游河底的水一级一级向上游高处输送,使部分农田得到了灌溉,旱情有所缓解。

  六级提水 下游河水的“逆袭”

  青树坪镇大泉村大泉河上,10台大功率的抽水泵正在源源不断地将河坝下游的水抽送上游来。大泉村村支书戴同方则与村民一道24小时不间断地来回走动着,哪台机器“闹脾气”了、哪根抽水管歪斜了、哪股水的方向偏离了都是他们巡视的重点。

  在大泉河两旁有将近长达五公里的灌溉区域,像大泉坝这样的河坝有6个,现在每个坝上都在用水泵日夜不停地向上游抽水,将仅剩不多的水源全部集中到上游。镇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平衡。水抽上来之后,镇里统一安排调度,对用灌溉水量进行平衡,在减少浪费的同时,极大地减少村民因用水问题而产生纠纷和矛盾。

  虽然附近5000亩的得到了灌溉,戴同方的心里却是一半欢喜,一半忧愁。喜的是在镇里的帮助下,村里把50千瓦的变压器更换成了100千瓦后,充分保证了河坝上10台水泵和全村居民的正常用电。通过提水灌溉,不仅本村近3000亩的水田保住了,附近村还有2000多亩也得到了灌溉。忧的是大泉河早在7月25就已经断流,现在仅剩的水也最多支撑四五天。“如果这里的水没有了,我们只能再往下游去找水、抽水了,到时候可能就要通过七、八级提升,水才能到田里了。”他担忧地说道。

[NextPage]

IMG_1907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技术人员正在认真记录测量数据

  钻井取水 干旱之地上寻找“生命之源”

  在青树坪镇旱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人幸村,记者看到成片成片的水田发白开裂,禾苗也已经完全干枯发黄。一位村民随手抓起一兜已经被高温炙烤得伏倒在地的水稻,心疼地说道,“你看都已经抽穗了,因为没水,里面都没有灌浆,全是空壳壳,唉,实在太可惜了。”镇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初步估计,全镇绝收的水田已经达到5600余亩。

  在田间,来自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队的彭向前和另一位同事正在烈日下辛勤工作着。他告诉记者,来人幸村钻探打井一个多星期了,目前打了20多米,但是还没有发现有水。“根据这里的地质结构,必须要打深井才行,至少100米以上!”他肯定的说道。

  “465可以开始了!”“433测量完毕!”不远处来自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技术人员正在用仪器勘测地质结构,寻找水源。5根橙黄色的测量线分布由镇上的工作人员协助牵引到各个指定地点。现场,技术人员正用对讲机进行统一指挥,并将反馈到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上的测量数据认真记录在案。他告诉记者,首先要弄清这里的地质结构,找到地下的断层、溶洞或者裂隙,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判断出哪些位置可能会有充足的水源。

  “放水、守水、送水、保水,我们已经在做了,现在重点就在找水,探水了!”镇上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群力、南冲、曲江坝三大水库都已经到了死水位以下,全镇地上水基本全部用完,现在只能向地下水想办法了。为了帮助村民抗旱救灾,镇里特地从长沙请来专家现场勘探,寻找水源。预计在全镇最干旱的大坪、人幸等14个村进行勘探后,每个村打井3至4口,才能保证当地村民正常的生活、生产用水。

来源:红网

作者:谭卫丰 刘婷 罗琪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8/09/427480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