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吉成(左)与村民正在抽水(记者 彭春林 摄)
村民熊大中看到自种的稻田里有了水,心里很踏实。(记者 彭春林 摄)
鱼塘下的两百亩稻谷长势良好(记者 彭春林 摄)
红网吉首站8月12日讯(分站记者 陈生真 彭春林)8月9日一大早,吉首市双塘镇联兴村熊大中站在田埂,看到涓涓水流像往常一样从坡头的鱼塘流向自家的5亩稻田里,心里感到踏实。“多亏了熊成吉啊。要不是他,这两百多亩稻田就白种了!”
熊成吉,正是坡头鱼塘的主人。提起熊成吉无偿放水灌溉乡亲们农田的事迹,当地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熊成吉今年35岁,是镇里的退伍创业标兵。5年前,他用几万元积蓄承包了联兴村的鱼塘,平常作为休闲垂钓场地向游客开放,每年收入高达20余万元。
7月初,吉首市双塘镇久旱无雨,鱼塘下游的两百多亩稻田开始龟裂,出现了手指粗的地缝。为此,联兴村村支书张杰富找到了熊成吉,希望他能放一些鱼塘水缓解灾情。而开闸放水,势必对鱼塘的鱼造成影响,刚开始,张杰富还羞于开口。没想到找到熊成吉后,他二话不说就打开塘闸放水,能够蓄水八千余方的鱼塘再连抽了20天后已基本见底,不时有鱼跃出水面。“乡亲们的稻田要紧,鱼塘的水放干了,我就把鱼卖了!”
“已经抽了20多天了,塘下两百多亩稻田都得救了!”在鱼塘边,负责调剂抽水时间的联兴村村支书张杰富对熊成吉的“义举”充满了敬佩和感激,“再有4、5天,鱼塘的水就会抽干,塘里还有4000多斤鱼就无法饲养了。”而在张杰富的身边,两台抽水机正在轰轰作响,一股股水流源源不断地灌入坡下的稻田里。
“鱼塘停止开放20多天,这笔损失就是好几万元。”双塘镇副镇长杨元说起熊成吉,也是连连称赞。而双塘镇党委政府得知熊成吉的事迹后,在第一时间投入1万余元,为联兴村购买了5台抽水机和几百米管道,方便群众灌溉用水,干部群众联手抗旱,更是增添了群众抗旱救灾的信心。
“为了乡亲们的稻田不受旱,我损失几万元也值得!”眼看着已经见底的鱼塘,熊成吉丝毫没有感到后悔。他说,天灾当前,保住乡亲们的粮食才是大事,鱼没有了可以重新再养。而对于鱼塘里尚未长大的4000多斤鱼,熊成吉打算全部打捞买到市场,“能卖多少就是多少,不亏!”
来源:红网
作者:陈生真 彭春林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