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湖南科伦制药岳阳分公司开设的“道德讲堂”现场。
图为李国武宣讲“用道德标准做食品”,令干部职工受益匪浅。
图为公司领导、高管一边聆听讲课,一边做笔记。
图为公司副总经理袁康畅谈听课体会。
红网岳阳站8月19日讯(分站记者 宁平)听道德模范讲故事,谈人生感悟。8月19日,记者获悉,连日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国武先后来到岳阳市公路局、财政局、湖南科伦制药岳阳分公司开设的“道德讲堂”上宣讲“用道德标准做食品”,令干部职工受益匪浅。近1个月时间,他免费义务宣讲“道德”课33场,听众已达上万人次。
今年7月以来,为提升市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岳阳市及各县区场机关、企业、社区纷纷开设了“道德讲堂”,邀请了道德模范李国武来讲课,近1个月时间,他在百忙之中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晚上等休息时间,冒着高温酷暑奔走在岳阳、临湘市两地,进机关、企业,走社区、村镇,免费义务宣讲33场,有时一天马不停蹄宣讲5、6场,熟悉他的朋友,赞扬他用道德标准做食品认真、原则性强,宣讲“道德”也疯狂。由于主办方邀请的是家喻户晓的李国武等身边的人讲自己的事,每次活动市民愿意听、主动来,反响好。
在湖南科伦制药岳阳分公司开设的“道德讲堂”上,公司高管、车间负责人济济一堂,围绕“办诚信企业,用良心做药品”主题,问自己、唱歌曲、诵经典、学模范、谈感悟、送吉祥六个环节依次展开。特别是李国武现身说法的报告,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他以朴实诚挚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他领悟雷锋精神,践行助人为乐的人生故事,展示了“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思想理念,让在场的观众深受感动和启迪
1993年,随着临湘市供销合作社改制,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李国武下岗了。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不甘沉沦的他,积极创办以安置下岗职工为主的食品小店。由于他一直坚守“良心做食品、诚心做企业、善心做公益”的理念,生意逐步兴旺起来,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民工600多人,很快发展成为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
不仅如此,20年来,李国武通过个人示范、制度约束和文化熏陶,引导员工“学雷锋、做好人、讲诚信”,将个人道德标准逐步转化为企业的道德标准,从而让一个人的自觉变成了一群人的自律。每次食品界出“大事”,不管是“二恶英”,还是“苏丹红”,李国武的企业产品销量不但不降,反而上升。这让李国武感到欣慰,“20年的付出终于得到社会的肯定,这比赚到多少钱都令人快乐!”
李国武在创业之初就许下诺言:通过诚信经营,发展事业,拍一万张幸福笑脸,帮助需要所帮助的人。20年来,他坚持帮助贫困者4000多人次,捐款达600多万元,拍了5100多张笑脸,受助者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然而,他自己却生活简朴,常年一身工作服,没有小车,至今 他仍然住在单位老宿舍楼里。
20年的坚持,李国武和他的“十三村”在当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标杆”,买“十三村”就是买放心,老百姓深信不疑。他的“用道德的标准做食品”言行,深深地影响和带动了周边100多家企业,它们纷纷支持和跟随李国武的脚步,开展诚信经营。
伴随着李国武的坚持,他除了收获企业的壮大之外,他还收获了社会的肯定和赞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公益事业卓越贡献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180多项荣誉接踵而至,《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200多家媒体也对他赞誉有加。
记者看到, 在湖南科伦制药岳阳分公司开设的“道德讲堂”上,公司领导、高管、车间负责人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做笔记,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李国武宣讲“用道德标准做食品”理念和做法,对公司员工是个很好的教育,要象李国武一样办诚信企业,用良心做药品。
来源:红网
作者:宁平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