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日讯(记者 彭业忠)8月27日上午,保靖县碗米坡镇咱科村,正准备出发去长沙理工大学报到的18岁土家族新生彭昌炎,领到了“湘西州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基金会”的5000元救助金后哽咽着说:“我父母双亡,是社会的爱心才得以考上大学,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也用爱心回报社会。”
据“湘西州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基金会”负责人宋克湘介绍,该会成立于2003年,州长亲自担任负责人。最初的救助对象是,应届高中毕业、二本以上农村贫困家庭或城市低保家庭大学新生,救助标准是每生3000元;从2012年开始,救助对象实现了全覆盖——凡当年考上包括预科在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的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每生5000元;凡当年考上包括职高在内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的贫困家庭大学新生,每生3000元。
救助基金会今年多渠道筹集资金达2180万元,比去年增加了600万元,共救助4809名大学新生。州内州外、社会各界,共同织就了自治州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的“爱心网络”。救助基金会成立11年来,共发放救助金7756.8万元,救助了21675名寒门学子顺利进入大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