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着浏阳市人大代表的温飞跃老师,虽然行政工作繁忙,她仍坚持一线教学工作,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批改作业。)
红网浏阳9月7日讯(记者 汤红辉 通讯员 石自行 实习生 彭燚)学生考取了湖南科技大学,家长特地邀请老师去家里吃饭,以此感谢教育之恩。
可到了学生家里,发现就只有她一个客人。这一份礼遇,让温飞跃老师感觉有点受宠若惊!
今日,浏阳市蕉溪中学温飞跃老师表示,自己受到过各种表彰,还是觉得这份礼遇最为特殊,因为这是学生对自己从教24年的奖励与肯定。
感恩宴上唯一客人
这一份特殊礼遇,来自三年前播下的美丽种子。
在一次例行批改学生周记时,温老师发现初三学生周娴在周记中写道:老师,你上课的声音好听。于是,她也在周记后面留下了一段鼓励的话:你也长得很美啊,看你上课时的神态,是个认真的孩子。
后来,周娴又在周记中留言:老师,今年我的语文成绩肯定很好,因为你曾在这一年里教过我,我相信你。
温老师介绍说,周娴是个上课认真,成绩中等的孩子。自从那次周记中的师生对话后,上课更加认真,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初中毕业时,周娴以班级前15名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三年后,又以优秀成绩,考上了湖南省一本,湖南科技大学。
按照浏阳农村的习惯,大凡孩子考上了大学,一定要举办酒席,感谢老师和亲友的关心。
周娴认为自己考得并不理想,不想要家里举办酒席。不过,她一定要请温老师去家里吃顿饭,感谢她三年之前对自己的鼓励和教育。
周娴说,正是因为三年之前,温老师在自己心里播种下了一颗美丽积极向上的种子,让她不断进取,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走进周娴家的一刻,温老师才知道,自己是学生感恩宴唯一代表。
在学生心中播种希望
与学生在文字中交流,做好学生心灵的倾听者,是温老师当好学生忘年交的一大法宝。
温老师介绍说,想尽快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除了谈话等,语文老师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读学生周记。刚开学时,她以鼓励,欣赏,倾听,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主,让学生愿意表达。慢慢地,融进修改指导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
每次批阅,温老师尽量坚持当着学生的面批改,进行面对面交流。而在优秀周记上,她会画一个圆圆的笑脸,这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同时,有的学生还在周记中夹着纸条,与她交流各种私密话题。
每次作文训练,她都会找出优秀的作文打印,好的周记也打印,编辑成册,发表在校刊《云峰》上,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信心,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对于学生作文中写得好的段落,哪怕是一句优美的句子,她都会在作文课上作为范文念出来,鼓励每一个学生写好作文。以此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播种下一颗美好、希望的种子。
为此,温老师所教的班戴小宇、王聃聪、陈红梅等42名学生的作文,在创新作文大赛中荣获省一等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把这些经验,总结归纳为“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和唤醒”。
教学科研带头人
在长达24年的教学实践中,温老师一直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她始终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
她班上一位学生因父母离异而大闹情绪。为此,特意设计了一堂《感悟亲情》的课堂作文指导公开课,让学生在作文中倾吐父母的教养之情。因为有了生活的感触和积累,学生的作文亮点纷呈。
2008年4月,她作为一个骨干教师,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科研成果,承担市级课题研究。她把教学心得和生活中的感受形成文字,在市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她的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
2009年在科研成果评选中,她主持的十一五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获浏阳市一等奖,并被评为“市教育科研积极分子”。
2010年10月,她成功申报了中“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图书资源与学生自主能力整合的研究》的课题。又因主持了《图书资源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整合》的课题研究,她为课题组成员上了一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指导课,受到了同行的好评。当年,被评为长沙市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
2011年,她主持的长沙市远教课题《浏阳市远教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又获长沙市二等奖。她和同事主持的长沙市级课题《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顺利结题。同年,她被评为浏阳市第五届名师、长沙市第二届骨干教师。
2012年,在浏阳市名师考核评中,她被评为优秀。
现在担任着浏阳市人大代表她,还被浏阳市教育局聘任为蕉溪中学副校长,协助主管蕉溪乡的全面业务管理工作。虽然行政工作繁忙,她仍坚持一线教学工作。
她说,我认为自己不是什么领导,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不能与教学脱离。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石自行 彭燚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