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张家界市代表委员风采:杜文标的悠悠代表情

来源:红网 作者:王洁 易法军 编辑:康晓乔 2013-09-12 16:07:42
时刻新闻
—分享—

【代表委员风采】杜文标的悠悠代表情

杜文标

红网张家界站《代表委员之声》请您“对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代表委员之声》专题栏目

  红网张家界站9月12日讯(分站记者 王洁 通讯员 易法军)“人大代表和执法者的角色并不冲突,都要有为民情怀”。作为张家界市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杜文标经常思考如何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作为慈利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交警队大队长,杜文标时刻考虑如何带好交警队伍,赢得群众满意。

  两种角色

  作为市人大代表,杜文标常年走访、接访驾驶员、车主,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慈利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农民群众“出行难、出行不安全”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难题。他站在人大代表、交警队长的双重角度,深入农村乡镇、职能部门调研,撰写了《解读农民群众“出行难”》、《探索适应建设新农村要求的交管工作延伸机制》等调研论文。在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足印。慈利县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独具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培育并形成了“集日布点、勤务连线、乡镇固阵、客运织网”的“点线阵网”管理模式,探索出交警中队“网格管理、跨区联勤”管理新机制,全县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对比事故多发的历史年度,相当于每年从死亡线上抢回三四十条生命。“少死伤就是最实的服务人民群众、保稳定就是最好的促进发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多年平稳,让杜文标感到欣慰。

  作为交警队大队长,他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警民恳谈会和“大走访”活动,不断密切警民关系。在走访记录中,他写着:“交警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是一个爱恨都处于两极的警种。干出了成绩老百姓都看得见,最容易上心,觉得交警很可爱,如果做得不好,执法不公,老百姓又会最痛恨。”为此,杜文标把严管交警队伍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他对交警队伍多次开展课题调研,并提交了《关于解决全市交警警力不足问题的建议》。经他奔走呼吁,慈利县交警大队交通协管员经费在全市率先进入财政预算,为提高交警规范执法能力提供了机制保障。

  一种情怀

  杜文标利用人大代表、交警队大队长的双重身份,争取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精心耕耘慈利县城区交通秩序。配合县公安局建起了集交通、治安于一体的综合监控系统,交通信号灯由2处增加到5处,电子卡口、电子警察从无到有,增加到6处。2012年,县城交通标志标线投资达40万元,县城街道得到“渠化”、“美化”。通过采取“高峰站点、平峰巡线”,早晚加点、定人定岗定责包路段包路口一系列措施,收到明显的管理效果。城市“畅通工程”一年一个台阶,为“城乡环境同治”、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增添了不可缺少的光彩。

来源:红网

作者:王洁 易法军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9/12/42679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