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假日出去玩家里宠物无人管 你敢把钥匙交给邻居吗

来源:红网 作者:谢嘉 编辑:杨洁 2013-09-23 15:02:3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株洲站9月23日讯(株洲晚报记者 谢嘉)外出几天,家里的花草、宠物无人照料,你会怎么办?家住株洲荷塘区水竹社区16栋的周清眉的办法是:交出自家钥匙,请邻居帮忙。

  “做了19年邻居,放心。”20日,周清眉从广州回来,在邻居手中接回自家钥匙时,感觉很温暖。

  说到这儿,或许你可以问问自己:你和邻居熟悉吗?遇到问题时,你们会互相帮忙吗?

  这两天,记者对新老小区邻里关系进行了一番调查。

  【探寻】

  1、搬进小区3年多 不知左邻右舍姓名

  调查小区:天泉一品·美墅

  调查时间:9月22日上午

  选择理由:高端小区,江景别墅,封闭式管理。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小区配套规划有露天游泳池、网球场等,入住家庭以高收入为主。

  性格特征:位于城市中央地段,这里是行业领导者、精英的聚集之地。

  驱车从神农城到珠江南路的小区入口,窗外的人流、车流逐渐减少,最后,连公交车站都“消失”了。

  “你好,请问找谁。”24小时保安轮流看门,陌生人来访必须登记,记者被挡在了大门外。随口报了一栋楼号,保安紧接着问,户主姓什么?无奈之下,记者只能说明意图。

  这时,有一辆黑色轿车准备驶入小区,保安向对方敬了一个礼。可对方并没有在意,甚至连头也没侧一下。“业主进出,会主动跟你们打招呼吗?”听到这个问题,敬礼的徐姓保安说,他在这里做了2年多,只有少部分熟悉的业主,会主动点头、微笑打个招呼。而且大部分“示好”的业主,年龄都在40岁以上,年轻的较少。面对这种窘况,徐先生说觉得“没什么,很正常”。

  小区一期的张姓业主说,自己从事物流行业,白天几乎都在外忙业务,搬进小区3年多了,他都不知道左邻右舍的名字、职业等。“每户都有私家车,独门独院,有事情就找物管。”张先生感慨,物质生活一天天变好,或许也是邻里需求减弱的原因之一。

  2、孩子、广场舞 是联系邻里的“金钥匙”

  调查小区:尚格名城、湘银、家园小区

  调查时间:9月22日下午

  选择理由:这几个小区是商品住宅大社区,高楼林立。交通便利,周遭配套完善。商业氛围较浓,居住的人以中、高等收入家庭、年轻白领为主,里面也有不少年轻租客。

  性格特征:城市发展新轴线上,名气大,这些社区不仅有许多退休老人与小孩,还汇集了大量的高薪一族、精英白领。

  这些小区各处都装有监控摄像头,虽进门需要门卡,但可在其他业主刷卡时“偷蹭”进出大门,为了方便,有的小铁门直接敞开着。

  家住湘银小区的黎美娴坦言,她仅仅知道同层邻居的姓氏,其他的一概不知。“搬进来前,都不认识,人员构成也复杂,防备心还是有的。”工作朝九晚五,家里有个4岁的女儿,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黎美娴说,防盗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在电梯里遇见,淡淡一笑都成了奢望。有一次,想询问维修有线电视的电话,楼下邻居就冷淡地回答“打114咯”,让她十分尴尬。

  相比自己,黎女士的婆婆张易芳,似乎觉得邻里关系“没那么糟”。原来,张易芳经常带小孙女在小区里玩耍,遇见其他家长,会交流一些育儿心得、生活琐事。时间一长,她也有了5、6个聊得来的邻居,哪个商场、超市有降价、促销活动,常会相约一起去。

  在尚格小区,业主们纷纷表示,能体现邻里关系最融洽的情景,是晚上跳广场舞的时候。“我住四期的楼梯房,在小区最好的朋友,就是1年多前,在售楼部前坪跳舞认识的。”57岁的刘姊说,她不喜欢主动跟别人接触,跳舞时间长了,混了个脸熟,走在路上遇见一起跳舞邻居,都会点头示好。

[NextPage]

  3、老小区其乐融融 像个大家庭

  调查小区:焊花小区、601小区

  调查时间:9月21日上午

  选择理由:都属于厂矿小区、老旧小区,大部分业主都认识多年。地块成熟,生活配套完善。居住的人以中、低等收入的家庭、退休老人为主。

  性格特征:位置佳,因建筑时间较长,老小区下水道、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住的大多是厂矿老职工,小孩多。

  在焊花小区居住了近20年的陈阿姨,对目前的生活环境很满意,4年前退休后,她每天就和小区里退休同事,在院子里打打麻将、聊聊天。“不说100%,80%的邻居都认识、能叫出名字。”陈阿姨说,互相帮忙的小事天天都会有,像上周,家里日光灯坏了,就是懂电器的邻居免费修的。

  跟新建的商业住宅比起来,老小区绿化率不高、没有专门健身场地与专业物管,并且小区卫生、停车矛盾多。即使是这样,已经为女儿在河西买了新房的陈女士表示,将来,她不会搬过去,老小区住惯了,有人情味。

  25岁的谢女士说,懂事起,就住在小区,小时候没带钥匙,就会跑到对门的阿姨家做作业,还可以吃到不少零食。“每天出门上班,都会有叔叔阿姨笑着对自己说,‘上班去啊’。”这时,会有了一种亲人的感觉。

  【微调查】

  昨日,记者在天元超市、天元区大湖塘社区,随机对30人提出“邻里”问题,且看看他们怎么回答:

  1、你知道邻居的全名或姓氏吗?

  A、知道(78%) B、不知道(22%)

  2、你会与经常见面的陌生人打招呼?

  A、会 (32%) B、不会(41%) C、偶尔(27%)

  3、你是否会对陌生人的求助伸出援手?

  A、会(39%) B、不会(42%) C、偶尔(19%)

  增加“邻里信任度”小方法:

  方法一:建立业主QQ群

  26岁的梦龙,在恒大名都买了房,虽然还没有搬进去,但和小区不少业主十分熟悉。“我们有QQ群,每天都很热闹。邻里冷淡,就是缺乏沟通。”无论是关于房子,还是生活、工作问题,他们都讨论,还经常出来聚餐,梦龙认为,业主QQ群能够温暖冷却的都市邻里情。

  方法二:“热心人”当中介

  “我们都会在社区里发展热心群众、党员。”荷塘区石子头社区的主任钟灿表示,为了更好地让居民自主沟通、反映情况,她们在各个小区设立了楼栋长,通过“热心人”来当纽带,连接每一位居民。

  方法三:心存善念是前提

  家住贺家土的市民王先浪认为,不能先入为主,把人心想得太坏,即使不主动帮忙,在路上、电梯里遇到,点头微笑也可以,“不要没有表情,甚至不屑。我相信,人都是相互的,慢慢地,关系就会和睦起来。”

来源:红网

作者:谢嘉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9/23/426614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