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长沙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图为大会会场。均为周柏平 摄
在昨日的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本报讯(记者 舒薇)昨日上午,长沙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易炼红要求,全面落实“四化两型”总战略和“三量齐升”总要求,全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加快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努力开创长沙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美好未来。
市领导张剑飞、张迎龙、袁观清、余合泉、谢树林、张湘涛、陈泽珲、程水泉、文树勋、赵文彬、李军、张迎春、陈献春、钟钢等出席会议。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市纪委常委,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区县(市)长,市直各单位、垂直管理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为抓手,在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大局中奋发进取,在奋发进取中调结构、转方式、创新工作举措和体制机制,在创新中追求更好更快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实现了稳中求进、进中求新、新中求好。全市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5.97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全会对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易炼红强调,历经多年发展,长沙各项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要把握历史方位,找准发展方向,以加快建成“三市”为发展定向,共圆长沙人民的“小康梦”、“两型梦”、“幸福梦”。要加快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确保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享有宽裕的物质生活、宜居的城市品质、丰富的精神文化、良好的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加快建成“两型引领之市”,加快构建两型的产业体系、城市形态、体制机制、生活方式和社会模式,让两型成为长沙鲜明的标签、靓丽的名片和人民群众共享的发展成果;要加快建成“秀美幸福之市”,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提升文明和谐程度,让人民群众不仅享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而且享有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享有高质量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享有高品质生活的舒适感、愉悦感和幸福感。
易炼红强调,要以强力实施“三倍”为目标追求,以2012年为基数,力争2017年、确保2018年实现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大力提升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实施“产业倍增”,新增4个以上千亿产业集群和10个以上百亿企业,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10强,城市首位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施“收入倍加”,努力实现全市财政总收入由796.6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490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实施“城乡品质倍升”,围绕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幸福的大长沙,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品质,实现城乡承载能力、城乡管理水平、城乡生活品质、城乡生态环境倍升。
易炼红强调,要以力行“五推”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长沙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一要推进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形成。优化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调整结构,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做强主体,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注重联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二要推进一江两岸、东提西拓的城市品质提升。构建大长沙的空间布局,增强大都市的承载功能,打造大景区的城市风貌,形成大城管的综合效应。三要推进两型引领、统筹协调的城乡一体发展。突出全域统筹规划、公共设施配套、重点城镇带动、现代产业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让城市享有乡村的清新秀美,让乡村享有城市的现代文明。四要推进规范有序、和谐共生的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提升公平正义维护能力、社会规范管理效能、民生事业发展质量、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五要推进务实进取、勤廉为民的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锻造一支务实进取、勤廉为民的好干部队伍。
易炼红强调,推进“六个走在前列”,加快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既要胸怀全局谋长远,也要脚踏实地抓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常态抓好综合整治,切实办好民生实事,确保社会安全稳定,积极争取各方更大支持,奋力冲刺全年目标,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易炼红说,加快建成“三市”、共圆“三梦”,强力实施“三倍”、提升“三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增强理解力;狠抓落实,提升执行力;争创一流,发挥创造力,按照“六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努力开创长沙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美好未来。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作会议总结时指出,全会的工作报告对长沙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是指导和引领长沙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文件,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提出的长沙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安排部署上来,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近期要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社会管理力度,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NextPage]
在继承创新中找准长沙发展坐标
——长沙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工作报告解读
8月9日,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首辆列车开抵长沙,市民一乘为快。余志雄 摄
实施“三倍”部分目标 制图/王斌
编者按
全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加快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随着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胜利召开,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提升,一幅更加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长沙更好更快发展的铿锵步伐不断向前,挽手成林共圆715万长沙人民的“小康梦”、“两型梦”、“幸福梦”……
发展定向:建成“三市”
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
目标追求:实施“三倍”
以2012年为基数,力争2017年、确保2018年(以下为2017年指标)实现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
工作重点:力行“五推”
●推进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形成
●推进一江两岸、东提西拓的城市品质提升
●推进两型引领、统筹协调的城乡一体发展
●推进规范有序、和谐共生的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务实进取、勤廉为民的干部队伍建设
关键词:产业倍增
发展目标
城市竞争力跻身全国10强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倍增,第三产业比重确保达42%以上、力争达45%左右;新增4个以上千亿产业集群和10个以上百亿企业。通过产业倍增,地区生产总值由6399.9亿元增加到12850亿元,年均增长12%(含物价指数上涨);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10强并保持相对稳定;城市首位度由28.9%提升到35%,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发展路径
形成重点带动、多点支撑产业格局
一、优化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对“四区十园”进行整合和提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造一批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形成东、南、西三大工业板块。大力培育“千亿园区”,长沙经开区、高新区年产值过3000亿元,浏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年产值突破1500亿元。着力打造“千亿集群”,拉长产业链、提升配套率,在扶优扶强工程机械、新材料的基础上,推动食品烟草裂变为两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旅游产业成长为新的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合理布局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二、调整结构,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全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在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方面抢占制高点。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发展,主攻高端技术,发展高端产品,创造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提升“长沙质量”;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叫响“长沙标准”。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优先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旅游、餐饮、商贸、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农村和社区商贸服务业,放手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
三、做强主体,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充分发挥长沙高校云集、智力密集、人才汇集的优势,全力推进科研成果的孵化、转化、市场化。加快企业孵化平台、技术研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夯实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把大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大、微型企业做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力争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5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0家,培育“成长型”规模企业500家,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1000家。
四、注重联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三次产业统筹抓,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阻隔,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双管齐下”。加强金融与科技、金融与文化、科技与文化、文化与旅游等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联动中催生新的产业链和增长点。
现场连线
大众汽车项目驱动长沙汽配
昨日,记者在长沙经开区南扩区采访时见到,上海大众湖南(长沙)项目工地上,建设者们正在埋头苦干。自5月16日开工以来,项目建设进展神速,两年后,一座全新的大众“汽车城”将在长沙城东拔地而起。作为湖南迄今引进的最大实业投资项目,这一汽车巨无霸的落户,将深刻改变星城工业经济格局,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巨大商机。
上海大众长沙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即便按每辆车10万元计算,年产值也达300亿元,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浏阳制造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刘来宏告诉记者,项目开工后,园区招商团队曾先后到北京、深圳等地接触大众汽车配套企业,招商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上海大众生产基地的落户,也带给很多长沙汽车配套企业升级转型的机会。
关键词:城乡品质倍升
发展目标
城区面积增加到2170平方公里
围绕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幸福的大长沙,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品质。城区面积增加到2170平方公里(建成区630平方公里、县域和城镇1540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增加到1000万人以上,其中主城区增加到600万人以上。
城乡承载能力倍升——城市路网密度和人均道路面积、公交车拥有量、公共绿地面积、体育设施面积等大幅提升;农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
城乡管理水平倍升——构建出行便捷、环境洁净、安全有序、服务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体系,交通拥堵率、不文明行为发生率、各类事故死亡率、刑事案件发生率等大幅下降,居民的安全感、舒适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城乡生活品质倍升——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以下;人均住房面积进一步提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饮水安全率达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按新标准)提升到90%以上,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增至16%以上,食品药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并确保安全;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跨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城乡生态环境倍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6%和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8%;城市、集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90%,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0%左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到50%,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5%以上。
发展路径
构建大长沙 打造大景区
一、构建大长沙的空间布局
按照建设1000万以上人口大都市的定位,科学安排城市硬件与软件、地上与地下、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由“单核心圈层蔓延式”向“多中心轴向组团式”发展。河东以改造提质为主,加快黄兴北路、南湖片区等棚户区改造,苏圫垸、鸭子铺等城乡结合部开发建设,高铁新城、省府新区、临空经济区、城北商贸物流区等新区整体打造,拓展文化空间、绿色空间、创新空间和枢纽空间。河西以扩容提升为主,进一步优化滨江金融商务区、梅溪湖国际服务区、洋湖总部经济区、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在开发建设上实现互为联动、各具特色。
二、增强大都市的承载功能
着力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在推进空港改造、地铁建设、港口提质的同时,新建宁乡至浏阳的东西大通道,加快规划建设万家丽路、东二环、芙蓉路、韶山路等城市快速干道,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切实抓好城市地下管网的改造提质,梳通“毛细血管”,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实施马王堆、高桥、红星、南湖等大型市场外迁,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加强公交、能源、信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增强对产业、人口和要素的吸纳能力。推进“数字长沙”、“智慧长沙”建设,实施“三网融合”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三、打造大景区的城市风貌
提升城市建设理念,注重文化、生态元素的深度融入,把长沙打造成文化名城与山水洲城交相辉映的大景区。加强城市建筑设计,使单体建筑各具特色,群体建筑和谐美观,不同街区风貌各异,整体形象特色鲜明。突出城市精品建设,精心打造城市天际线、城市色彩、城市广告、城市街区,城市新区建设要做到精美、精致、精细,整体成形,凸显亮点;湘江临江地段严格控制住宅建筑,重点建设高端商务楼宇、酒店、宾馆,打造“百里滨水走廊”形象展示带;加大城市亮化力度,精心设计夜景,提升城市美感;高标准建设大王山、铜官窑等旅游景区,形成以湘江为轴、南北呼应的城市景观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继续推进湘江、浏阳河等风光带建设,并实行联动治污、全流域截污。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按照“规划控绿、清脏播绿、拆违建绿、择空补绿、见缝插绿、提档增绿、垂直挂绿”原则,全面提升绿化密度和层次。
四、形成大城管的综合效应
切实理顺部门、条块之间的管理体制,建立综合管理指挥平台和联动机制。坚持日常精细管理与集中综合整治相结合,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和长效化,营造整洁、清新和靓丽的省会新形象。提升社区公园、景观街建设水平,发挥精品示范效应。着眼文明创建常态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让雷锋故乡成为“爱心城市”;加强对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和文明习惯养成的引导,让“做文明有礼的长沙人”蔚然成风。
现场连线
南湖路湘江隧道10月主体完工
节能灯全天候照亮隧洞、射流风机保持隧洞空气新鲜、隧洞内每隔80米就有一个逃生通道入口……记者昨日在南湖路湘江隧道施工现场看到,主线隧洞内正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到下月中旬,隧道主体土建工程将全部完成,11月将具备全线调试条件。
作为长沙第二条下穿湘江的城市道路隧道,南湖路湘江隧道年内将实现通车,届时车辆从南湖路过湘江只需3分多钟,城南的过江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
部门声音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赵跃驷(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第三产业比重确保达到42%以上,发展空间主要在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39%,主要集中在旅游、餐饮、商贸、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方面,而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只占服务业的28%,在GDP中所占比重更低。未来几年,长沙将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优先发展现代的生产性服务业,为长沙制造业更好地提供生产性服务。毕竟生活性服务业是刚需,有一定局限性,而生产性服务业则将随着制造业成长而壮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三年开工
重点建设项目800个以上
范焱斌(市住建委党委书记、主任):实现长沙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城市建设要确保项目不减、投资不减,未来三年计划累计开工重点建设项目800个以上,实现重点工程建设投资突破1600亿元。围绕增强大都市承载功能,将着力实施构筑立体交通的“优化工程”,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地铁,构筑高密度城市路网,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实施提升城市形象的“品质工程”,大力推进片区开发和精品工程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反映长沙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重点实施电力网络、通信设施、供水管网、污水处理等项目。实施改善宜居环境的“生态工程”,推进两型园林和星级公园建设,加大社区、支路街巷、城乡结合部、出入城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增强生态宜居功能。通过推广绿色建筑等措施,全面提升房屋建筑品质。
树立十个规划品牌
冯意刚(市城乡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加快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全面、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长沙走在前列的目标与途径。市城乡规划局将围绕争创国内一流规划部门的工作目标,推进科学规划、法治规划、效能规划、智慧规划、阳光规划、勤廉规划建设。未来三年着力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十个规划品牌,一是提升城市设计水平,树精品规划品牌;二是完善前置审查程序,树控规修改品牌;三是实施行政许可与技术审查分离,树规划审批品牌;四是强化卫片监控手段,树规划执法品牌;五是完成规划展示馆布展,树规划公开品牌;六是坚持区局会商,树规划联动品牌;七是推广信息平台,树规划信息化品牌;八是树规划设计软件品牌;九是创新绩效考核,树队伍建设品牌;十是打造规划培训基地,树职业培训品牌。
建立大前期制度加速项目开工
张跃先(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局局长):加快建成“三市”、实施“三倍”、力行“五推”的工作部署内涵丰富、要求明确,鼓舞人心。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局将围绕项目立局这一根本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年内启动建设,将抽调精兵强将,创新举措,将项目的详勘、设计、筹资、建设模式选择、报批等前期工作平行推进,提高效率。同时以本项目为契机,建立大前期制度,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同破解难题,加速项目推进,将推动城市建设工作走在前列的要求贯彻到各项目参建单位和施工一线。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舒薇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