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站9月27日讯(株洲晚报记者洪会强 通讯员李菁菁)23岁的李晟腾不幸患上了骨癌,家人花费近40万元治疗费后,最终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在生命弥留之际,乐观的他多次联系红十字会、省中医高等专科学校,准备捐献遗体。
家人在他离世后,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了省中医高等专科学校以供科研教育。
他生前最后的遗愿就是:“用我的死亡帮助别人少些死亡。”
【逝者】
帅气小伙子患骨癌,依旧乐观
李晟腾是株洲县古岳峰镇人,家中的独子,身高1.7米,很帅气。
2011年七八月间,在外打工的晟腾感觉自己的腰椎以下、盆骨的地方有些疼痛,只好回家。同年11月,李晟腾被湘雅医院确诊为滑膜肉瘤。
这是一种恶性肿瘤,湘雅医院的专家建议他到北京的医院做手术。在北京大学附属医院,李晟腾接受了手术。2012年2月,李晟腾回到株洲的省直中医院,继续接受放化疗,三个月后,他的身体明显好转,回了家。
今年4月,李晟腾的病情复发,再次到省直中医院治疗。9月14日,最终治疗无效离世。
省直中医院肿瘤一科、李晟腾的主治医生颜学军说:9月14日下午1点半左右,晟腾离世,他走得很安详。
省直中医院肿瘤一科护士林湘云回忆:晟腾是个乐观的孩子。我很多次去换药,发现晟腾在偷偷地哭,我知道他很疼痛。可是每当他看到护士,马上就会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还和护士们开玩笑。
【遗愿】
“用我的死亡来帮助别人少些死亡”
昨天,李晟腾的父亲李拥军说,早在今年7月,儿子就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会时间太长,他联系市红十字会,想捐献器官,多次联系后得知,他身患重病,器官不能用,又联系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准备将来捐献自己的遗体,以供科研教育。
李晟腾在北京治疗期间,北京的部队官兵、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等人为晟腾献血,捐款。在株洲治疗期间,市区和古岳峰镇的爱心人士、李拥军打工的单位等共为李晟腾捐款6万多元,省直中医院还为晟腾减免了部分治疗费。
“社会上这么多人关爱晟腾,他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应该的。”李拥军说着哭了,“我儿子说,癌症这么难治,希望他死后,有人能研究他的遗体,希望将来的医学能治好癌症,他生前最后的遗愿就是:用我的死亡来帮助别人少些死亡。”
【相关链接】
遗体捐献登记的一般程序
1、到红十字会领取和填写捐献自愿书和登记表。
2、填写完毕,将表格交由红十字会保管,并获得登记编号。
遗体捐献的一般程序
1、志愿者死亡24小时内,家属主动联系红十字会,并说明接收时间。
2、由执行人随灵车前来接收站,办理手续。
3、接收站向家属出具志愿遗体捐献证明,发放纪念物品,登记办理交接手续。
来源:红网
作者:洪会强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