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改后的常德洞庭大道
平整的大路上,一辆小轿车开过
在滨湖公园边的公园路旁,一位施工人员正在给路面“装修”
红网常德站10月14日讯(分站记者 黄刚)随着常德路改工程逐渐进入尾声,油路越来越多,市民们在感受到新装修道路的变化时,也从最初的不理解、不关心,变成了理解和支持。采访中,受访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走着舒坦看着舒心成为了普通市民的心声。
家住常德市朗州路北正街的张辉,由于工作原因,今年8月份出去工作。10月初,张辉驾车回常德老家。让张辉没有想到的是,当车驶进洞庭大道,往朗州路滨湖公园回来时,他说,一个月时间不到,路面变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沥青路面,行驶异常平稳,部分路口连隔离栏都装好了。
“真没想到,一个月的时间没见,常德城区的路况就变得这么舒坦!”紧握方向盘的张辉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老张的感慨,正是今年常德市中心城区“三改四化”以来,市政道路提质改造改造后取得的成果。
“没想到门前的水坑路修完,还有了步行街的味道”,今年45岁的李阿姨,在滨湖公园旁边的小巷子公园路边长大。面对记者的采访,她竖起了大拇指,说这次公园路变成“天鹅”了。
10月14日,记者来到滨湖公园旁边的小巷子公园路路改施工现场,一侧的路面上,清一色的水泥地板砖已经摊铺完成,一位施工工人将细沙均匀撒在青色水泥砖上,填补砖缝。另一边道路,工作人员正在施工。道路已经从新铺上沥青,一条崭新的道路呈现在市民的面前。
“改造前的公园路一看就是典型的旧城区道路,水泥路面到处坑坑洼洼,绿化带基本没有,就连路灯都是昏昏暗暗的。”李阿姨谈到以前的路况时,还一直在摇头。她回忆说,没有路灯,晚上都不敢出来。如果雨天,部分路段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这一次疏通了地下管网,重新添置路灯,将原先的水泥人行道统一改成青色水泥砖地面,我们加班加点争取能够两天时间完成改造。”负责这条小巷子施工的刘军如此说到。
路改感受最深的当属于司机了,由于道路路面的变化,常德已经通车的路改道路交通状况也有了质的飞跃,除少数节点或进出城市主要干道在高峰期短时间出现交通缓行外,道路交通畅通了很多。
家住洞庭大道一小区的刘先生在采访中,说起了自己的路改期间开车的那点事儿。“开始时确实觉得不方便,每天都堵得人心烦,”他上班的地方在青年路上,以前从家门口开车到公司,最多只要10分钟,但自从“白改黑”工程实施开始后,他不得不提前40分钟出门,否则就会迟到。
刘先生回忆说,朗州路正式路改的第一天,他开车刚到丹阳天桥路口就遇到严重交通堵塞,这一堵差不多半小时,等赶到单位时已经迟到了。
最初那段时间,刘先生每天上、下班的心情都不好,也曾骂骂咧咧过,但等到路面变黑,驾车行驶在干净、整洁的沥青道路上时,刘先生也由衷发出了赞叹:“还是‘黑’路(沥青路)好跑!!”
“以前门口这条路坑坑洼洼的,不是沉陷就是龟裂,骑电动车出门还要左躲右闪。现在路改好了,早上我去批发市场拉水果,走在平整的大路上,刹车都很少用,车子平稳,骑车心情都好些。”家住常德洞庭大道沿路商铺卖水果的老张也如此告诉记者。
采访中,出租车司机黄师傅谈起路改后的道路更是滔滔不绝,“以前洞庭大道经常出现断层、坑洼路面,离合器要时时抓着换挡,路面灰尘也大,现在改了黑路,交通明显好了不少,黑路平坦,开起车来很舒服......全程很平稳,没有颠簸也没有摇晃,更没有急刹车,靠站、起步感觉一气呵成,感觉就两个字,‘舒服’!”
常德自7月份实施路改工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路改计划中的207条道路已经全部动工,部分路改道路已经完成验收。预计于年底前路改全面完成,同时,城市美化、亮化、绿化、数字化同步推进、同步完成。届时一个美丽时尚、交通方便的常德新城将伴市民朋友欢度春节。
来源:红网
作者:黄刚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