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
出门就是园区街道,买菜只要走几分钟,学校也离得不远,小区里还有超市、卫生室、游乐园、健身场所……湘潭高新区邓桥等安置区的居民说起自己的生活条件,一个个笑逐颜开。近年来,该区按照“以人为本、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和谐创建”的工作思路,打造“安居乐业”工程,让园区群众“住得舒心、睡得安心、玩得开心”。
伴随征拆安置的阳光推进,“居者有其屋”、“先安置后拆迁”、“高标准建设”等民本理念在集中安置区的建设中一一得到印证。截至2010年底,该区先后建成了葩金、长塘、新造、云峰等9个安置区,建成安置楼92栋,共计37.2万平方米,安置人口9800多人。
这些安置小区均按照“功能齐全、环境宜人、居住舒适”的商业住宅小区标准,定位于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花园式居住小区。小区内车库、物业管理、健身娱乐设施、幼儿园、商业区等功能一应俱全,水、电、燃气、有线电视等全部安装到户,征拆户入住后,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方便快捷的居家生活。
为了让安置对象住得更安心,负责开发的高新集团高科置业公司严把房屋品质关,努力做好小区内各项公用设施配套建设,每个小区设立独立变电设施、室外消防设施、公路照明系统、数字化门禁、休闲亭、凳椅、各种植物绿化,小区绿化率达到35%。目前,双马、象形、邓桥、茶园以及板塘 5个安置区1700多套安置房已基本分配完毕。此外,高科置业公司今年还启动了西塘、象形安置区二期等安置小区的建设,邓桥、茶园等安置区的二期项目建设也在筹备中。
除了为失地农民打造花园式安置小区外,积极解决无房户、困难户和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题,也一直是高新区管委会的重要民生课题。
双马街道法华村的郭元华,是残疾人,长年治疗,致使家境困窘。一家3口常年居住的老房子里,早已多处破损、开裂,屋顶渗漏,四面透风。作为特困危房改造户,郭元华今年得到政府两万元救助资金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帮助,终于圆了新居梦。到目前为止,高新区范围内的双马街道、板塘街道已有56户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和特困户建房资助。
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资助农村特困户建房等工作,高新区抽调专业技术强、服务态度好的干部组成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两个街道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小娟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