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名厨谈常德菜发展 “一只钵子一碗粉”里有创新

来源:红网 作者:曾小颖 编辑:康晓乔 2013-10-23 11:10:5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常德站10月23日讯(分站记者 曾小颖)“常德钵子好呷”,近日在长沙举行的第23届中国厨师节上,从副省长何报翔到普通游客对着常德特色餐饮都赞不绝口。

  不仅是食客中的口碑,“常德师傅”在本届厨师节上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次厨师节期间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中餐技能大赛上,常德15人参赛全部获奖,9人获得金奖及以上的奖励,在省内名列前茅。

  说起湘菜就少不了常德菜。可如何化口碑为产业,让“一个钵子(菜)一碗米粉”闯出更大的市场与招牌?针对这一问题,本次参会的多位常德餐饮界名人给出了相同的回答——创新与集团作战。

  朱克纯:“常德师傅”要搞“集团作战”

  有着中国烹饪大师、湘菜大师等一连串的耀眼称号,掌了五十七年勺的老厨师朱克纯确认为,要把常德菜的招牌做大做强,并不靠有多少顶级大师,而是看培养出了多少地道的“常德师傅”。

  不能常德菜离开常德就做不出地道的味道,朱克纯认为,常德菜、“常德师傅”要真正走出去,就得搞“集团作战”。

  关键是,应当学习福建沙县的小吃产业化之路,“要有一个行业协会来出面,统一培养餐饮人才,提供技术和品牌支持。”

  同时,朱克纯认为,行业协会还应该承担起菜式创新和标准化的担子。“很多地方的名菜都搞了标准化,甚至形成了产地保护机制,这样的大事要靠‘集团作战’,并非一家店可以做到。”

  李发明:用“标准化”来做好一碗米粉

  常德米粉好吃,也名声在外,可似乎离开常德口味就不那么好了。就连常德人都说,常德的粉离不开常德的水。

  对此,常德知名餐饮企业壹德壹总经理李发明表示,常德米粉好不好吃其实不在水土,“这不科学。”关键是到了外地,没有老师傅,也能在制作和烹饪过程中保持常德米粉的高质量。

  李发明称,作为常德餐饮届的龙头企业,壹德壹正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合作,研发常德米粉的标准化制作流程。李发明预计,今后不论常德还是天南海北,“每一碗(常德)米粉都有最‘常德’的口味。”

  王一军:菜式也要“与时俱进”

  “常德菜可没有躺在老底子上睡大觉”,作为常德市餐饮协会秘书长,王一军对常德菜系的做大做强充满信心。

  不论健康饮食还是节俭消费,王一军称,常德菜都一直在跟着现代观念“与时俱进”。

  以前消费者对常德菜的老印象是油重味厚,“钵子里面油汪汪盐浸浸的”,似乎不太符合健康理念。王一军称,现在很多常德传统菜式都特意推出了清油少盐的“健康版”,也保留有更符合传统口味的“经典版”。不少店家考虑消费者的荷包与“肚量”,还提供整份与小份的选择。一道菜多个“版本”,为食客提供更多选择。

来源:红网

作者:曾小颖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0/23/426102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