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7日讯(记者 王曦)10月24日,省人大环资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组织联合督查组,前往宁乡县督查矿业秩序整治。
宁乡县水域面积有66.6平方公里,水系发达,砂石资源丰富,采砂、经营砂石曾是该县的一大产业。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砂石需求大增,砂石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丰厚的利润催生出大批非法采砂者。2010年,该县各类采砂场多达200余处,挖堤、挖田、挖山采砂洗砂现象泛滥,堤岸崩塌、植被损毁、河道淤塞、水土流失等问题随之而来,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危及水生态安全。
针对于此,该县重拳整治,取缔相对固定非法砂场77处,大力植树造林,并着手恢复地方水土。记者在该县青山桥镇太和村看到,一座10余米高的土丘静卧在几条山路之间,山色半灰半黄,稀稀拉拉的青草散落于山体表面,一条灰白的坑道绵延至山脚,与不远处郁郁葱葱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治理之后的景象了。这片山丘原本是和山底坑道一个颜色,政府从别处采购土壤,为这里重新披上100余亩的“外套”,再种下草籽,才勉强将其涵养住。纵然如此,要想恢复到原本绿树成荫的面貌,仍不知要到几时。
一路走来,一间间居民屋后,裸露的灰白山体比比皆是,寸草不生,尘土漫天。督查组成员感叹,砂场虽然关停,但这些创伤却难以抚平。将自然水土破坏很容易,但要将其恢复却得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费上百十倍的时间。因此,要重现绿水青山的景象,对于采砂整治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王曦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