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启动农村留守儿童信息采集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编辑:高芹 2013-10-29 09:14:26
时刻新闻
—分享—

  ■ 统计范围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6个月以上,本人留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农村0-18岁儿童、青少年

  ■ 加强动态管理,为实施关爱服务,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提供有力依据

  蔡飞翔跟爷爷被电视里有趣的节目吸引住了,爷孙俩看的目不转睛。 曾诗怡摄

  红网长沙县站10月29日讯(分站记者 廖真怡)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但他们却被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与他们的生存状况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引导与支持也成为了各级妇联工作的重点。

  信息采集年底前全部完成儿童基本信息一一登记在册

  近日,记者从长沙县妇联获悉,全县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已于日前正式启动。此次农村留守儿童的统计范围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6个月以上,本人留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农村0-18岁儿童。相关信息数据采集及录入工作将于年底前全部完成,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实施动态管理,每年7月进行一次数据更新维护。

  数据采集工作以村(社区)为单位,由村(社区)妇代会(妇联)主任(主席)做好区域内留守儿童摸底造册工作,并将名单提供给负责该区域投递工作的投递员,协助投递员做好上门采集信息工作。每位留守儿童需填报《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信息采集表》,儿童基本信息、父母亲信息、第一监护人、方便联系人等信息都将一一登记在册,以加强动态管理,为实施关爱服务,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提供有力依据。

  缺乏父母关注与呵护 性格内向孤僻

  简陋的土坯房,几把破旧的竹椅,昏暗的电灯,走进金井镇九溪源村岭脚里组7岁的蔡华友的家,一切都仿佛被染上了淡淡的萧索痕迹。4年前,父母为了攒钱砌房,双双外出打工后,她与刚出生8个月的弟弟蔡飞翔便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父母都在广州的一家砖厂打工,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一次。”说起两个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照顾的孙子孙女,蔡奶奶爬满皱纹的脸上满满的都是心疼。为了不让孩子过度伤心,蔡华友父母都会趁着一大早孩子没起床的时候偷偷离开。

  去年由于操作机械出现故障,蔡华友父亲的右手食指与中指被压断,花去几万元医疗费用,目前还在治疗当中。家境的入不敷出,加上父母双双不在身边,蔡华友和弟弟蔡飞翔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内向,“幼儿园的弟弟回家后便守着电视机一个人看动画片,有什么不开心的有时候也不跟我们说”,眼见着孙子日益孤僻,蔡爷爷虽然很是担心但又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

  结合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开展帮扶活动

  像蔡华友和蔡飞翔这样的留守儿童在当地很普遍。据九溪源村妇女主任郑宇介绍,目前村上12岁以内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孩子共有30余个,比例高达20%。“这些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了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为此,村上从去年开始举办留守儿童暑假培训班,请来退休老教师与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提供集中看护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防止由于无人照看出现溺水等意外事故,引导走出内向孤僻性格,形成健康阳光心态具有一定效果。县妇联负责人介绍,长沙县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基础较好,为每个留守儿童都建立了信息档案,并于每年年初进行摸底调查。此次数据采集将以以2012年省妇联组织的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态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信息的进一步及时更新与细节完善,以便对全县的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开展帮扶性活动。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0/29/426002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