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沅陵站11月4日讯(分站记者 瞿宏红 通讯员 李凤麟) 学生们穿着救生衣,扛着队旗,排着整齐的队伍踏上回家的路,这幅场景已经成为沅陵县陈家滩乡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11月4日,笔者从该乡政府获悉,自1998年实施了校船工程以来,该乡学生渡运工作创造了连续15年零事故记录,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陈家滩乡是沅陵县五强溪库区最大的淹没乡和移民乡,水域面积3.8万亩,溪沟纵横,怡溪、婆水溪、麻伊溪等7条溪流形成库汊2万余亩,且山高路陡,人口稀疏。坐船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交通并不便利,安全渡运形势十分严峻。如何保障陈家滩乡九校745名寄宿生回家返校安全,就成了当地政府水上渡运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形成了乡政府、学校、村组联动的工作机制,以“定人、定船、定责、定时、定费、定师、定码头”的“七定”工作方案为工作思路,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监督管理落实到船,日常管理落实到航次。坚持政府与乡安监站、乡安监站与船主签订双层责任书。学校与护送老师,学校与家长签订责任书。
为加强学生乘船安全队伍建设,该乡还建立起了政府、学校、船主、村委会四点一线的联络体系。乡政府充分利用学校每学期开学和放假的有利时机发放告家长书,提升每个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
学校把水上交通安全纳入日常教育范畴,对学生进行乘船安全宣传教育,加深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教育时时讲,提高学生的水上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乡政府和学校老师共同协作,护送学生乘船,采取双重清点制度。乡干部和老师两次清人,第一次是站队清人,第二次是在船舱清人,一清是否有其他人员,二清学生是否到齐。
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奖惩明确,学校把周末放假回家渡运开展情况与各班的班级评价挂钩,每周周日由路队长反馈周末放假回家的渡运情况,周一升旗时由学校领导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学校期中和开学表彰时还专门设有优秀路队长和优秀路队的奖项。乡政府制定学生渡运交接工作考核制度,对工作认真、表现突出的给与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进行批评教育;对违反规定导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
来源:红网
作者:瞿宏红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