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后的长沙县江背镇五福小学。组图/受访者提供
红网长沙11月13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沈颢 实习生 瞿辰)农村孩子也可以用上标准的实验室、多媒体室、音乐教室。11月12日,长沙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提质改造现场观摩推进会召开。
在此之前的8个月里,长沙改造了193所学校,很多农村学校大变样。长沙市预计到2015年完成改造学校450所,预计花费8个多亿,彻底缩小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差距,实现均衡教育。
已完成了193所学校的改造
11月12日上午,天空下着大雨,长沙县开慧镇开慧小学崭新的塑胶操场上没有人,但是多媒体室和实验室都是上课的学生。据介绍,原本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今年政府花费418万元新建了一栋综合楼,还花237万元把旧教学楼翻新了。原本只能容纳300多名学生的学校现在可以容纳700多人,学校实验室、舞蹈室、多媒体室一应俱全。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枫介绍,根据改造计划,各区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和铺排了薄弱学校提质改造项目,并按校舍改造类、教学装备类、师资配备类三个子项目编制了项目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2013年,长沙计划改造薄弱学校180所,实际提质改造学校达193所,实施子项目达836个,计划投入项目资金3.4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2.95亿元。
各县区摸索出不同的经验
改造过程中,各区县摸索出了各自的经验。如浏阳市帮扶山区教育“十百千”(十所学校、百名学生、千套设备)工程;长沙县今年14所项目校全部配足配齐“六大功能教室”,新建塑胶跑道;雨花区为13所学校添置图书7.6万余册,新增10所“班班通”学校;开福区投入80万元在薄弱学校设立校园文化墙、校园110报警一键通系统和监控系统等,为薄弱学校的提质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2013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市450所相对薄弱的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提质改造。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发展。
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发展。
用房:完善教学以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校舍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
图书:配足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
信息化:配足配齐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计算机。
师资力量:加强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目标: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分别达1:19、1:21、1:23。
严格按照教育教学所需配备学科教师,且职称、年龄、性别结构合理。
除12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劳技等学科教师可以兼职外,其他学校的学科教师应专任。
编制核定时要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薄弱学校倾斜。
经验:开福区和高新区在人员编制较紧的情况下,采取临聘合同制的方式招聘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有效缓解了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薄弱学校如何认定
凡是具备下列1、2、3项情形之一的,或同时具备下列4-9项中3项情形的,均纳入薄弱学校提质改造计划范围。
1.尚未创建为合格学校或未达《湖南省小学教学点办学标准(试行)》标准的小学教学点。
2.校舍为C级和D级危房的学校。
3.厨房、饮水和寄宿条件不达标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4.没有理、化、生实验室和科学实验室的学校。
5.运动场地未硬化和运动装备未达标的学校。
6.图书册数未达《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二级标准的学校。
7.教学仪器设备未达《湖南省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和《湖南省初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基本要求的学校。
8.人机比未达《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二级标准的学校。
9.教师的数量和相应技术职称的教师配备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学校。
来源:红网
作者:沈颢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