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对系统进行调试。 (记者 罗韬 摄)
红网湘潭站11月20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付鼎臣 通讯员 艾伟宏) “以前是在‘搭台子’,现在正式开始‘唱戏’了!”11月18日,我们来到湘潭市卫生局了解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时,平台建设负责人这样向我们描述。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搭台子”,指的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平台软件开发。目前,信息平台所需的机房及硬件设备均已建设完成,软件开发项目也于今年8月28日通过了省卫生厅的验收。
“硬件环境建设好了,数据采集和整合工作也就可以顺利推进。”据了解,截至11月18日,数据中心已采集了64641060条诊疗卫生服务数据、11550235条基层卫生服务数据,已组成了801540份健康档案。每天还将新增50余万条数据。
这位负责人告诉我们,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取决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的建设。湘潭农村卫生信息系统和城市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已分别于7月和9月与市级平台实现了对接;韶山市、湘潭县、湘乡市三个区(县)平台的数据也已实现上线整合。目前,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已横向对接了8家市直医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2家乡镇卫生院,并已与900多个医生工作站实现了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除了扩充数量,确保数据的质量也很重要。数据的准确性是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生命力,也是健康档案将来得以实际应用的前提。”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为了数据接入的一致性,我们参照国家以及省卫生厅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制定了湘潭市平台建设的标准规范,并建立了数据定时上传、校验机制、以及平台信息化建设考核机制。目前,中心端数据上传的完整性、关联性较年初有较大提升,部分接入单位的数据完整性校验率达99%。”
据该负责人介绍,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在业务数据接入的范围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年初平台只收集到基本医疗方面的信息,而现在已整合了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孕妇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五类公共卫生的数据。
“数据收集与整合完毕后,平台会对数据进行实名制的比对。届时,居民可凭借用户名和密码,通过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查询自己的健康信息。”该负责人说:“但是,要实现老百姓个人的健康信息的整合、互通,‘实名制就诊’是前提。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发放居民健康卡,推动实现老百姓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实现跨院就诊,为老百姓建立更加完善的居民健康新档案。”
来源:红网
作者:付鼎臣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