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县站12月3日讯(分站记者 潘东晓)统一供水、供电、供网,便捷的交通条件,便利的医疗、教育、卫生服务……这种既有农村村庄的优美环境,又有媲美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及服务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是长沙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长远规划。记者近日从长沙县果园镇获悉,该镇正全面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目前已有双河村浔龙河生态小镇成建制农民集中居住取得成果,大河社区、杨泗庙社区已拿出试点方案,新明村等其他村社区正全面跟进。
既保留原生态又享受现代化生活
“集中居住点的4分地,前面是单层面积100个平方米左右、统一设计的楼房,后面则是一个小庭院,宜家宜居。”果园镇分管国土工作的副镇长粟光告诉记者,“居住点选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段,乡亲比邻而居也热闹。”
“杨泗庙社区已出台的集中居住点方案选址小河旁,依着小河自然蜿蜒,风光旖旎,呈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而大河社区选址山、湖间,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在粟光眼中,不久以后,居民就可以享受到西方式的田园生活,真正实现农村大变样。“集中居住点推进过程中,各项现代化设施及公共资源也将得以落实。届时居民坐在家里,按下按钮,田地里的灌溉设施就会自动浇水;工作之余能享受到社区化的运动、娱乐、医疗等服务。”
刚参加完新明村农民集中居住村民大会、从会场出来的村民黄季明,高兴地用刚学到的知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明村分散居住的农户户均宅基地为1.2亩,而集中居住仅占地4分,每户节约用地8分,加起来将腾出一笔巨大的土地资源。而土地能转化成资金,可以反哺居住点的各项设施建设,医院、学校、公园,集中供水……我们也能享受到城里的现代优质生活。”
鼓励农民集中居住以“引”为主
农民分散居住有几百上千年的传统,推进集中居住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与问题。如何鼓励和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果园镇采取了以“引”为主的方式。
“‘引’不是要求和强迫,是指引和吸引。”果园镇党委书记李勇在全镇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大会上告诉记者,“加大相关政策宣传,让政策来指引群众,使他们自发入住,同时用集中居住区的优越条件来吸引农民集中居住。”
据悉,果园镇目前已形成双河村浔龙河生态小镇成建制的集中居住模式,大河、杨泗庙等社区已召开村民大会通过集中居住方案,其余各村社区也在全面推进。
来源:红网
作者:潘东晓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