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等项目工作总结会在汨罗召开

来源:红网 作者:朱琴 编辑:王津 2013-12-16 10:37:2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汨罗站12月16日讯(通讯员 朱琴12月14、15日,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在汨罗组织召开了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等项目工作总结会。会议围绕玉米、水稻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项目,油菜精量联合直播机试验示范项目,湖南中天龙舟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市场推广与试验示范项目等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副站长李安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处长姚春生、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处长徐振兴及部分专家,来自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等14个省(区、市)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研究项目是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下达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会同内蒙古、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和吉林等省(区)推广站承担,主要任务是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和机具配置方案,为加快推进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方案。

  14日下午,会议组织观摩了湖南中天龙舟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作业现场。演示现场,龙舟旋耕机在广阔的田野驰骋,一台大型的旋耕机仅用7分多钟,就耕完5亩田地,其优越性能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15日,各省(区、市)农机推广站项目负责人汇报了所承担项目阶段成果,并介绍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目标。其中,湖南中天龙舟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在全国大范围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优秀性能,受到专家一致肯定。湖南中天龙舟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采用国内首创的橡胶履带作为行走机构,不会破坏农田泥脚深度,有效的保护了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它在高速行走时,在爬坡过垄时、在跨越田沟渠道等障碍时、在急速转弯时都不会发生倾覆现象,安全性能高,且耕地效率高,一台耕幅2.3米的旋耕机每小时生产率可达到7亩。专家们一致认为,龙舟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开启了中国水田保护性耕作的新篇章,代表了中国未来耕作机具的发展方向。

  李安宁指出,当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人畜力为主到机械化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展阶段。各项目承担单位要多交流、多总结、互相学习借鉴,为明年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研究提供技术支持;要进一步做好项目后期实施工作,制定好关键环节技术规范、做好机具的选型与配套,形成切合实际的运行机制。他强调,实施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研究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实际行动,也是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技术推广先导、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重要机遇。有关省(区)推广部门要充分认识项目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科学组织,抓紧实施,务求实效,为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提供有益借鉴。

来源:红网

作者:朱琴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2/16/425096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