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站12月17日讯(分站记者 龙建清 通讯员 祝樱英)“明年全市的文化活动有哪些?怎样让活动更大众、更精品?”今天市文广新局召集专家、媒体、网友等对2014年度全市文化活动方案展开研讨。研讨会上,10余名代表,纷纷就明年全市文化活动方案与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进行探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文广新局召开研讨会 专家/市民对明年全市文化活动提建议
“要精选一些我市的历史文化故事,老百姓感兴趣的元素融合到文化活动中去,让活动多元化。”日报社主任编辑马立明说,湘江边的旧书摊搞得很好,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了株洲的一张文化名片,这样的活动要在年度文化活动的方案中体现出来。同时,建议文化工作者、专家要负起责任,多宣传我市的历史文化,让市民珍惜株洲的历史文化。
在文史专家曹敬庄看来,文化活动其实也要创品牌,要做名片。这就要求我们在编排节目时融入一些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使人们一提起它就会想到株洲。比如今年我市组织的“非遗”历史文化展示,《打铁水》等非遗节目走上舞台后,让更多的人记住了攸县、茶陵。
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安浩边听边记,并不时回答代表们的问题。
方案里的活动是不是可以精简一些?是否可以让企业等来做公众文化?是否该鼓励文化人多上网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否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改变“群众文化就是老年人的活动”的观点?研讨会上,大家踊跃发言,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安浩边听边记,并不时回答代表们的问题。
“老百姓对这么多项文化活动,他们知道多少?感兴趣的又又多少?”株洲新闻网总监舒凡说,现在株洲大型企业很多,房地产品牌很多,是否应该把他们纳入进来,听听他们的意见。真正让文化活动深入企业,深入到民间。就在舒凡发言前,研讨会上还有一段小插曲。说到怎样搞好我市的文化活动,吴安浩说,“舒凡常常令我感动,她非常敬业,做了很多文化义工、志愿者的事,这次因为她的争取,明年的‘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将在我市举行”。
据悉,2014年度全市文化活动将分四个类型,分别是文化节会、传统节庆、固定场所演出和文化惠民活动。其中文化节会包括全国首届社区合唱节、株洲读书月、欢乐株洲-文化大舞台,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分为新春音乐会、福满株洲元宵系列活动,固定场所演出活动则细分为神农湖水秀、周末剧场、神农大剧院演出,文化惠民活动主要有演艺惠民-送戏下乡、韵律株洲-高雅艺术大巡演、农村数字公益电影放映、城市广场公益电影放映和三馆免费开放。如果市民有好的建议或意见,也可以和市文广新局联系。
市文联主席发言
来源:红网
作者:龙建清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