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从哪里来?” 湘潭东雾山陈氏后人花23万寻根问祖

来源:红网 作者:王超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胡弋 2013-12-23 14:31:21
时刻新闻
—分享—

(陈超纲向我们展示族谱。  记者 张哲 摄)

(陈氏族人齐聚一堂,举行祭祀活动。   记者 张哲 摄)

  红网湘潭站12月23日讯(分站记者 王超)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是赵钱孙李,亦或是周吴郑王,家家姓姓都有一个源远流长的“根”。
  
  12月22日,一本名为《湘潭东雾山陈氏七修族谱》的家族史志,在湘潭千余名陈氏后人的共同努力下面世。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家族史记录下来。”《湘潭东雾山陈氏七修族谱》主编修人陈超纲对我们说。
  
  攀谈“谈”出近亲兄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叫什么?”……这些问题,也曾如一幕幕电影镜头,循环往复地在陈超纲的脑海里播映。
  
  今年47岁的陈超纲是湘潭陈氏第十九代人,是清朝著名廉吏、湖南第一位进士陈鹏年的后人。他介绍,湘潭东雾山陈氏是湘潭陈氏的一大分支。始祖为伯万公,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奉勅过湖广编插潭州,时年七旬,率子由沔阳、湘潭、湘乡至新化横阳山而立基鹅塘。值元明兵乱,又由江西庐陵而卜迁于湘潭。
  
  早年赴粤打拼的陈超纲,如今已拥有不俗的家业。然而,和这些闪耀夺目的辉煌成就相比,故乡的一草一木更是陈超纲心底永远的牵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年岁的增长,愈来愈浓的思乡情开始在陈超纲的心中生根发芽。
  
  “我的‘根’在何处?马路上走过的那些形色匆匆的人中,是否也有与我同根的人?”这些问题,是陈超纲时常思考的。
  
  去年上半年,在一次和朋友的攀谈中,同为陈姓又同为老乡的两人,无意中聊到了自己的祖系根源这一话题。
  
  “嘿,这一聊竟聊出了亲属关系来。”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人,刹那间却变成了同属一族的兄弟!这给陈超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而更让他称奇的是,通过对双方族谱资料的简单比对,眼前这位刚才还唤作“普通朋友”的人,竟还是自己的一位近亲。
  
  无偿付出,只为后人记住这条“根”
  
  这次意外的“认亲”经历,让陈超纲久埋心中的“寻根”情结又得到了一次大升华。
  
  “为什么不趁着自己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把自己的‘根’、家族的‘根’理清楚?”2012年8月,在陈超纲等人的发起下,一场1000多人加入、历时14个月、行驶里程达10000多公里、总花费23万余元的“寻根之旅”就此开启。
  
  说起这次意义重大的“寻根之旅”,陈超纲不无感慨地告诉我们,“困难好多,事情繁杂的程度超过了想象。”他颇为无奈地向我们透露了“寻根”刚开始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最初,族人误会了我们去找寻家谱的真实目的,有些族人甚至还以为我们是去搞诈骗的,所以没碰到几张好脸色。”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陈超纲、陈红专等人的坚持下,“寻根”路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匆匆结束,随着彼此信任的加强,“寻根之旅”渐渐露出了希望的曙光,得到了越来越多陈氏族人的支持。
  
  历经14个月、跨越湖南、湖北、广东3省的辛苦找寻,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的陈氏族人不仅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先辈留下来的一修族谱,还在湘潭县石潭镇陈氏后人陈应龙的家中找到了陈氏现今唯一一本保存完好的六修族谱(民间有规定,每40年修一次族谱。每新修一次族谱,就得将之前修过的族谱焚毁)。
  
  陈超纲说,许多同根的陈氏后人,都是大家一个个骑着车,或走路去挨家挨户问到的,整个过程既充满辛酸,又蕴含非同寻常的意义。
  
  “家谱是什么?是源远流长的家族史中,为每个人找到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不管过了多少年,都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为编修《湘潭东雾山陈氏七修族谱》的家族史志,仅陈超纲一人,就无偿捐资10万元。
  
  专家:寻根不仅是情感、血缘层面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种人性使然
  
  家谱也称“族谱”、“宗谱”或“家乘”,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唐文学方向学术带头人吴广平介绍,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修编家谱,有利于了解氏族来源及其迁移情况。其次,家谱还是族人寻根问祖、认定民族成分的重要依据。另外,完整的家谱还能为古典文学、史学研究、考古发现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不修家谱,祖先还有后代都将淹没在历史中。”吴广平说,在中国百姓家族中,无论大小,不分贵贱,各姓氏都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如今,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悄然升温的家谱热,其实不只是个人情感、血缘的流露,它更是一种落叶归根的人性使然。”
  
  相关链接
  
  陈鹏年,湖南湘潭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任西安(衢县)知县。他为官3年,为衢县人民办了许多好人好事,清《一统志》、《浙江通志》、民国《衢县志》等,对其政绩均有记载。

来源:红网

作者:王超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胡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2/23/424956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