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经开区总工会破题“属地化管理” 从机制上理顺关系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李少华 编辑:王娉娉 2014-01-21 15:38: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1月21日讯(记者 李慧芳 通讯员 李少华)“长沙经开区总工会开会员代表大会时,300多名代表在会上提出了353条意见和建议,每一条都与园区发展及职工切身利益相关。”提起长沙经开区总工会工作,工会的各位代表均赞不绝口:“会员代表民主评议工会班子和工会工作,其制度充满活力。”
  
  由会员代表民主评议工会班子和工会工作,这是长沙经开区总工会自2012年推出工会代表常任制以来的创新之举。长沙经开区总工会实行的工会代表常任制,将工会代表由临时“虚职”变为常设实职,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工会代表仍将发挥着监督作用,让代表考评工会工作,实现“自我加压”。
  
  在代表常任制的创新基础上,2013年,长沙经开区总工会又成功破题“属地化管理”,探索出对非区属企业工会的管理经验,这一经验还获得了“全国工会工作创新性成果一等奖”。所谓属地化管理,即打破工会“条”“块”管理分离的僵局,根据所在地域确定具体工会事物的管理模式。长沙经开区总工会主席丁仁义认为,实现园区企业工会属地化管理,可以从机制上理顺关系,搞“活”工会,使其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
  
  丁仁义介绍,过去长沙经开区有企业基层工会187个,覆盖企业305家,会员人数近12万。区内基层工会归属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的是企业工会日常管理混乱,职工“维权”出现“没人管”的局面。
  
  针对这一问题,长沙经开区总工会采取了多种手段协调工会归属矛盾,即在园区工会常任制代表的名额分配上,给非区属基层工会一定代表名额,让其参与工会事务,多提意见,及时掌握其代表企业员工的诉求愿望;在组建机构上,成立协会组织,吸纳非区属基层工会参加。活动组织上则扩大参与对象。如今,这些举措得到了园区企业和职工的认可,并被认为是理顺工会组织关系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李少华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1/21/424412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