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城新型工业跃马扬鞭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群雄 编辑:刘飞越 2014-01-22 09:38:28
时刻新闻
—分享—

  晟通科技是我国唯一能够规模生产航天军工所需“低硅低铁”电解铝的企业。图为其生产车间。余志雄摄

  望城区2013年度新型工业化光荣榜

  ●出台工业新政18条,每年拿出不少于1亿元的工业发展引导资金

  ●规模工业产值去年增长25%,年终兑现奖励3018万元

  ●2014年将跨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台阶,打造望城工业升级版

  ●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望城经开区

  核心提示

  工业总量不断扩张、优强企业集聚做大、产业链式配套功能凸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工业整体经济效益显著……去年以来,望城新型工业化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工业向园区集聚的态势更加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更加坚实,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工业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贡献更加突出。望城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为长沙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进程增添亮点。

  隆冬,但无论是在望城经济开发区,还是其他的项目建设现场,到处场面恢弘、人影匆忙,挖土机高歌作业,工程车来回穿梭,机声隆隆,焊花飞溅,项目建设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工业经济发展涛声一阵盖过一阵……

  站在岁月的门槛,回眸2013年,望城,转型在腾飞路上。

  去年,望城区积极投身“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建设新型工业强区。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15亿元,增长22%,完成规模工业产值668.7亿元,增长25%,工业企业实缴税金突破17.5亿元,占财政收入35 %。今年1月22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望城设立产值上台阶奖、纳税上台阶奖、项目投资奖、自主创新奖等奖项,一次性拿出3018万元奖金,对获奖企业进行奖励。

  乘势而上,2014年望城将跨上工业产值1000亿元台阶,全力打造工业升级版!

  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吹响合力兴工集结号

  这里,大地广袤,充满生机。这里,项目建设,好戏连台。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事关望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区上下要做到一个目标一条心,一个声音一个劲,凝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望城区委书记谭小平笃定地说。

  面对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好,但工业总量偏小的区情,望城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园区建设、工业招商、产业培育为抓手,着力壮大工业总量,提高增长质量,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望城实际的集聚发展、开放发展、转型发展、两型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建设宜业宜居、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公园式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围绕这一目标,望城区始终把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着力构建多点支撑、互动发展、各具特色的园区发展格局。望城经开区立足“现代化工业新城”定位,完善园区长远规划,主动承接长沙高开区辐射,密切与中心城区产业联系,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功挂牌,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铜官循环工业基地以引进重特大项目为契机,加快调整土地集约利用规划,优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电力能源、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循环产业,努力打造长株潭新型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乌山创业富民基地立足“中小企业孵化园”定位,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集聚轻型制造加工中小企业的特色园区。逐步完善水、电、路、讯、气等基础配套,加快学校、医院、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集中精力引进一批能引领园区发展、支撑园区形象的大项目,辐射带动一批配套、协作、互补的中小企业,实现引来一个、带动一片、发展一群的集聚效应,全力做大主导产业总量。

  如今,全区广大干群正豪情万丈、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型工业化实践中去。去年,各地、各部门纷纷组队外出捕捉信息、拜访客商、洽谈项目,下到工地厂房开展帮扶,全区招商安商氛围浓烈、成效明显。

  “‘一区两园’以产业培育、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为抓手,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增长极。”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玉成介绍,力争到2017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占全区地方税收比重30%以上;培育1-2个产值过500亿的支柱产业,10家税收过亿元的企业方阵,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培育工业领头雁,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走进望城,到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高耸林立的塔吊、往来穿梭的运输车辆、轰隆作响的搅拌机械、铁臂挥舞的挖机、紧张忙碌的工人,破土挖石、搬运建材、搅拌砂浆……每一处都彰显出紧张建设、严格施工、和谐发展的新景象,隆隆轰鸣的机械声奏出了推进项目建设的强有力的号角。

  去年全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1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19家。一个个项目加速推进的现场,让人看到的是一幅幅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生动场面,读到的是千帆竞发突破赶超的信心和力量。项目建设次第开花,将望城的经济带动得生机勃勃!

  为支持、引导企业上规模、上台阶,望城还提出了《望城区2013年度典型企业培育计划名单》,设立产值上台阶奖、税收上台阶奖等多个奖项,拟订奖励对象254个,奖金总额3018万元。紧密跟踪产业政策调整、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向,瞄准资本密集区、产业转移区和外商集中区,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上市公司和央企,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都市型工业,积极扶持创新型企业,加速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先进制造、食品医药、航天航空、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并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如今,园区工业蓬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方兴未艾。已形成以晟通科技、金龙铜业、中联重科、中国五矿湖南有色控股、优美科富虹锌业、泰嘉新材、美特新材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及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以台湾旺旺食品、比利时百威英博、澳优乳业、亚华乳业、光明乳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军民结合卫星应用产业园、中航飞机起落架、航天磁电、中传机械等为代表的航天航空产业集群;以湾田国际、湖南高星钢铁物流园、金桥国际商贸城等为代表的现代商贸流通业集群。

  随着一大批“领头雁”的快速发展,交通、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加速集聚,产业的集群效益不断凸显,望城已成为一片希望热土。一个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上中下游企业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群,望城工业经济的“航母战斗群”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舞动工业经济腾飞

  对一直奔跑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的泰嘉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望城区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服务、扶持,给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该公司董事长方鸿告诉记者,去年12月上旬,他们已经跟德国签订了5年合作协议,一次性签订300多万欧元订单,今年公司产值将增长30%,并将向“上市公司”的目标冲刺。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那么技术改造就是企业驰骋疆场的资本,是企业发展后劲的源泉,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助跑器”,依靠科技创品牌,才能在市场中抢占制高点。望城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为工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积极对接科研院校、培育创新团队、搭建研发平台,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推出优势产品,使创新成为企业进军市场的“通行证”,赢得市场的“杀手锏”。

  为此,2013年望城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出台工业新政18条,明确在企业做大规模、实施技改、品牌建设、信贷投放等方面实施重奖,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工业发展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到每年不少于1亿元。 “《实施意见》给了企业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政府对我们的服务是全方位的,作为企业来说也很激动,有了政府重视,我想我们企业肯定会努力,有个更好的发展。” 金龙集团董事、总监杨杰辉说,公司新成立了一个院士工作站,通过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合作,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公司将继续狠抓节能减排,做好循环经济。

  与此同时,望城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创新人才,设立优秀企业家奖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奖,围绕新型工业化的人才需求,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企业家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努力把望城打造成为各类工业经济人才的聚集地,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创新驱动。

  对航天磁电、中航起落架、三环颜料和兴龙科技等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给予重奖,通过奖励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效推动工业快速发展。

  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正当时。一系列大手笔在工业发展蓝图上落下浓墨重彩,一大批有实力、高水平的企业在望城这片投资热土竞相聚集。望城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园区建设、工业招商、产业培育为抓手,着力壮大工业总量,提高增长质量,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望城实际的集聚发展、开放发展、转型发展、两型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建设宜业宜居、共建共享的现代化公园式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本版撰文 记者 唐群雄 实习生 董韧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望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群雄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