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昭山站1月23日讯(通讯员 郑一意)1月22日下午,昭山示范区宣传部组织区文化课题研究组的7位专家学者再次聚首座谈。会议主要根据前段时间的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汇报,并探讨挖掘更深层次的昭山历史文化。
会上,张作奇老师将自己一个月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形成了昭山历史文化汇编两本厚实的资料,向课题组递交了一份内容丰富详实的答卷。这两本资料里是各类昭山可查证史料的拓印,囊括了昭山历代名人、宗祠、古籍等多方面的资料。其余各位专业也纷纷以口头或资料的形式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昭山管理体制的演变和建成过程?解放前后分别有哪些具有影响力的名人前来昭山观光?如何将昭山历史根据资料进行筛选并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进行艺术创作?怎样在8.1公里长的风光带上留下富有昭山特色的印记?窑洲、易家湾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古镇是否可以进行申报登记与提质整改?如何合理运用佛教在昭山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各类知识材料的聚合和激烈的研究探讨产生出了这一系列新的命题,也为课题研究组的研究工作留下了新的作业。
昭山示范区宣传部部长尹奇军提出,目前的首要工作是要对昭山独特的文化特质进行系统的解读,要进行解读首先就必须要对昭山文化进行了解,对不确定的资料要去璞存真;要根据产业布局以及工业产业的划分策划不同的文化布置,要充分表达出喜悦而向上的艺术情感;昭山代表的是湖湘文化的特色,要紧扣文化主题,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对核心部分进行深入的剖析。昭山文化研究的工作要系统化,迅速理出文化目录并找出亮点特色,要解决好向前看和向后看的结合中存在的矛盾,要迅速形成系统的文化报告,为昭山示范区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参考。
来源:红网
作者:郑一意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