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这对外国夫妇准备在家里过节。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就是做一桌中西合璧的大餐。刘晓东 摄
红网长沙县站1月29日讯(分站记者 吴海燕)春节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是赶路的辛苦,也许是放假的悠闲,也许是团聚的幸福。但对于家住星沙碧桂园的Joost和Maggi夫妇来说,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他们的感受和我们可不大一样。
不旅行、不拜年、不买年货
在长沙经开区的企业里,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国人,在大家回家过年时,他们也会去上海、香港等地寻找组织,和家乡的小伙伴一起玩乐,因为“过年留在长沙太孤独”。
Joost和Maggi夫妇分别来自荷兰、比利时。目前,Joost在博世汽车工作,Maggi则在家专心绘画创作。这个春节,他俩准备就在家里过。“特殊时期,买票太困难,人太多。”他们曾在黄金周到广州游玩,人山人海的拥挤至今让他们“心有余悸”。
Joost和Maggi夫妇原本期待能过一个“走家串户拜拜年”的春节,但大部分同事选择了去旅行,“只留下一群宠物陪我们过春节。”
由于刚来4个多月,他们对于长沙还不太熟悉,“很想趁着放假到处玩一玩”,却苦于语言不通,连逛商场买年货都成了难题。“这里几乎每个人都讲中文,只有小朋友会主动用英语交流。”
开party跨年,骑单车游玩
尽管对于Joost和Maggi来说,春节并不如圣诞节或感恩节意义重大,也没有强烈的“春节情结”,但入乡随俗,他们也有个小小的跨年计划。
“大年三十我们会举办party,邀请朋友一同庆祝,零点的时候还会开香槟,放鞭炮。”Joost说,到时Maggi还会做一桌中西合璧的“混合菜肴”,有他们在家乡从未吃过的茄子、龙虾;还有他们最爱的土豆、番茄。“也算是一种特别的庆贺方式。”
虽然不会出省旅行,Joost和Maggi还是准备来个长沙多日游,“每天骑自行车在长沙看看风景,熟悉一下要生活三年的城市,感觉应该会挺好。”不过他们第一次骑自行车上路时,就被长沙的行人“吓”到了,“大家过马路都不看红绿灯,只要没车就往前冲。”
认真学中文,期待热闹年
“过年好”是Joost和Maggi最新学的一个中文词语,来长沙以后,他们就请了位老师教中文,有专门的教科书,还工工整整地做了许多笔记,“我们会荷兰语、英语、法语,但最难学的还是中文,语调总是说不准。”他们现在每天逮着机会就练习普通话,夫妻俩甚至比赛看谁学得快,说得好。
在他们看来,学好中文是融入这座城市的第一步,“以前在比利时,华人们过年都张灯结彩,特别喜庆热闹,但今年来了中国,却有些失望。”Maggi说,她感觉越临近过年,住的地方就越沉寂,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气氛。当她了解原来在乡村过春节才有真正的“年味”后,更加希望赶紧学好中文,“明年一定要去乡村过个热闹年。”
来源:红网
作者:吴海燕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