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军 通讯员 刘玉良
2月9日中午,雪花飘洒,寒风刺骨。记者走在怀化火车站广场上,四处可见旅客在风雪中向候车大厅奔去,步履匆匆。
宽敞的候车大厅坐满了旅客。记者往左边一看,顿觉眼前一亮,只见一个大书桌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书,书的前面写有“英子读书角”5个大字,桌上还摆着“免费阅读”的牌子。走近一看,6个大书架围成一个半弧形,一边是几个报架连成一排,加上前端的大书桌,组成一个开放式的小型阅览室。阅览室虽小,却很温馨,书柜旁边挂着红红的“中国结”,书柜上方、地面摆着吊兰、青竹等花木。数十名旅客或是在书架上选书,或是捧着一本书,细细地读着,室内一片寂静。
“我们着力打造文化春运,让旅客感受不一样的春运。”怀化车务段党委副书记侯建介绍道,这里摆放的近千册图书是从车务段工会、怀化火车站工会借来的,还有些是段、站职工捐助的,从春运开始以来,平均每天都有300多名旅客前来看书读报。
“为什么叫‘英子读书角’?”面对记者的提问,怀化车务段客运科副科长杜婷解释道,因为车站“爱心服务队”中4名骨干的名字都有一个“英”字,让旅客免费阅读是他们其中的一个服务项目。我们还免费送书呢。说着,她拿起一本“农家青年宝典”说:“你看,这本书就是送的,很受农民工的欢迎。”
在书柜的一角,一个青年人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一书,记者一打听,这个青年人叫陈有成,是中方县中方镇塔山村村民,准备乘车去深圳打工。他满面笑容地说:“能在这里看看我们喜欢的书,打发了候车无聊时间,又长了知识,铁路部门想得真周到。”接着,他饶有兴趣地向记者谈起对这本书的体会。他说:“我们是打工仔,知识水平不高,要利用空闲时间多看点书,多学点知识……”
“同志,您乘坐的K9062次到深圳的列车开始进站了,请别忘记拿行李。”正聊得起劲,“英子服务队”的工作人员易和英走上前来轻声提醒陈有成。把书放回书架上,拿着行囊,陈有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读书角。
■记者感言
一样的春运,不一样的感受。怀化火车站在春运服务中,别出心裁地设立了“英子读书角”,免费让旅客阅读书报杂志,并为农民工送书,让旅客沉浸在吸取知识的快乐中,感受到春运中浓浓的文化味。记者认为,春运服务应推陈出新,满足旅客多方面的需求。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