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留守儿童由1.1万减至2900余人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编辑:杨洁 2014-02-10 10:34:2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县站2月10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廖真怡)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他们却被留在了农村老家,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与他们的生存状况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让他们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加强对留守儿童关注

  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往往更加艰辛曲折。为呼吁社会对这群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去年长沙县人大代表柳芳等提出“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的建议”,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与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作为建议承办单位,县教育局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工作调研,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通过呼吁学校创办寄宿制条件,大力培训代理家长,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在全县营造学校、社会团体及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

  家长学校创办率100%

  积极创办家长学校,为家长及代理家长们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充电”是县教育局的特色工作之一。据了解,目前全县的家长学校已由2007年的5所到现在100%的中小学校均创办了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学员到校听家庭教育讲座。县教育局还多次聘请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到全县各中小学讲课200余场,累计听课人数达16万余人次。

  在培训中,不少家长认识到孩子缺失亲情关爱容易导致厌学、泡电游室、打架等不良行为,对其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为此部分外出打工的家长转为在家附近工作,方便照顾教育孩子。此外,代理家长也通过培训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水平,更好地与所结对的留守儿童进行良性沟通与互动,监护质量大大提高。

  办假期义务学习辅导班

  家长学校开办之时,一系列旨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的活动也是遍地开花。县教育局先后组织部分留守儿童代表参观长沙海底世界和省展览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一些乡镇还建立起“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为其节假日提供良好的活动阵地。

  不少退休教师也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当地留守儿童做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在自家办起假期义务辅导班,为其进行文化知识补习和思想道德引导。在县教育局的大力鼓励倡导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创办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节假日优先免费向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开放。据统计,全县此类服务中心已达20余个。

  寄宿制学校覆盖率达70%

  为了解除在外打工父母的后顾之忧,长沙县近年来大力倡导各中小学创办寄宿制,最大限度解决留守儿童住校问题。目前全县的寄宿制学校覆盖率已达70%,为2662名留守儿童营造了另一个温暖的家,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缺失。

  “留守儿童”是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除了加强对其身心关爱外,促进其父母在本地就业更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全县大力开发“一区七园”内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广辟本地岗源,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同时开展各类大型现场招聘会,帮助劳动者在家门口找到务工岗位,据了解,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在本县内各类企业务工人数已超过8万人。

  随着外出务工人数的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下降。县教育局调查显示,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已由2007年的1.1万余名减至目前的2900余人。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2/10/42414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