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县站2月13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廖真怡)道路两边花开四季,低矮的地被灌木丛与亭亭玉立的行道乔木层级分明,错落有致,不久长沙县市民便可开车行驶在这样一条风景如画的生态景观路上。昨日,记者从县林业局获悉,作为三年造绿行动的重点推进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的S207主干道绿色通道提质改造建设目前已完成70%的工程量,进入扫尾阶段,预计今年3月上旬全线竣工。
行道树一排变三排 乡土树种为主打植被
S207长沙县路段连接了春华镇、黄花镇、路口镇、高桥镇、金井镇。全长55 公里,是长沙县的交通主干道之一。此前道路两旁的基础绿化已基本形成,行道树一排,间隔3—5米不等,以香樟、广玉兰等本土常绿乔木为主,地被植物则以杜鹃、红继木等本地常见小灌木为主。然而部分路段的中层花卉灌木生长状况较差,死亡率较高,景观效果大打折扣。有的路段还存在边坡未处理的现象,黄土直接裸露路旁,视觉效果较差。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S207春华路段时,原来由一排樟树组成的乔木绿化带已变成三排,分别新植了栾树和水杉,而针对此前樟树间距、密度不一的状况也进行了适当补植。据了解,在S207主干道路绿化的提质改造工作中充分考虑了树木适地性原则,根据气候与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作为主打植被。
常绿、落叶树种混植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林业局工作人员表示,为更好地实现绿化美化功能,全路段两厢采取常绿与落叶树种混交种植,同时根据不同路段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配置种植花卉、灌木。沿线路侧边坡则采用灌木、藤蔓植物进行绿化,对原遗留未绿化死角及具有绿化条件地段适度放宽绿化,更换枯萎不齐的行道树。
由于道路两旁已有基础绿化,根据整体性原则,此次改造尽量在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增补植物使用同类物种,以增强整体和谐效果。通过构筑林带、林下植被等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群落结构模式,届时整条道路将为广大市民呈现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景观效果。除了美化道路环境,缓解驾驶疲劳,沿线的绿化带还将起到遮阳、防护、降尘、降噪等作用。
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大苗栽植已全部完工,项目进入扫尾阶段,下一步将重点对沿线良莠不齐的花、灌木进行补植,预计三月上旬可全线完工。据了解,去年底长沙县全面启动三年造绿行动以来,全县面上造林绿化已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60%以上,通过抢抓季节,时间较往年提早2—3个月。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