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火热上演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宣布开幕
开幕式后,100多支文艺队伍沿街巡演
红网张家界站2月14日讯(记者 伍文)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在拥有绝版风景的张家界,民族文化与旅游在深度融合后迸发出璀璨的火花——2014年张家界市城区“幸福张家界,狂欢元宵节”大型春节群众民族文化活动之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火热上演,20万各族群众和游客来到街头,载歌载舞,激情狂欢闹元宵,共享张家界送给全世界的这道节庆文化盛宴。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宣布开幕,副市长田华玉,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胡志文出席开幕式。
民族文化表演精彩纷呈
当天,张家界城市中心区街道全部成为表演舞台,100多支文艺队伍既沿街巡演也登台打擂。此外,临时搭建的16个大型表演台也十分热闹,来自各方的表演队伍轮番上台献艺。
狂欢中,近60种民族文化表演形式纷纷亮相,其中原生态的占一半以上,特别是入选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张家界阳戏、花灯、大庸硬气功、土家打镏子、摆手舞、百仗舞、三棒鼓、渔鼓等,使张家界元宵狂欢这一文化旅游品牌充满了民族民间文化气息,更具观赏性和吸引力,深受群众和游客的欢迎。
赏节目 品小吃 游客参与激情狂欢
在表演队伍中,一名舞姿看上去并不专业的“演员”格外引人注意,原来这位“演员”是慕名从广东赶到张家界特意参加元宵狂欢的游客。“早就听说张家界元宵节热闹得不得了,今天一见果然如此。刚刚看他们跳了太热闹了,我也没忍住走进演员堆里跳一把。”
据了解,当天共有来自日本、韩国、欧美、港澳、台湾、北京、上海、广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游客参加狂欢。不止是游客,来自张家界周边地区的10多万群众也涌入张家界市城区观看、参与了表演,与张家界群众一起闹元宵。
活动中,广大群众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各种民族特色小吃和当地风味食品,土家葛粉、腊肠、炒米、糯米粑粑、米辣椒、甜酒等琳琅满目。
活动特色鲜明历久弥新
2014年张家界市城区“幸福张家界,狂欢元宵节”大型春节群众民族文化活动于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至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六)举行,分为特色灯展、春节文化活动周、闹元宵三大部分,是按照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要求,张家界加速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张家界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历经传承和发展,不断推向了新高度。2012年张家界市城区元宵灯会被评为全国五大节庆文化品牌之一,永定区被评为春节文化特色地区。
>>延伸阅读
2014年张家界市城区“幸福张家界,狂欢元宵节”大型春节群众民族文化活动看点
特色灯展:时间为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十六。灯展分主题灯区、特色灯区、景观灯区等板块,在人民广场主题灯区共展出7个大型灯组,按照《马到成功》、《和谐永定》、《人文山水》、《城市建设》、《奔腾跨越》、《熊出没》、《永定曲艺》七大板块进行布灯展示;按照“一街一特色”的要求,解放路用一万根流星雨和1千多个异形灯、一千多米LED灯带装饰;回龙路则装饰了近万根满天星和两千多个红灯笼;在南正街,依托整齐有序树木,用选择流星雨、异形灯和红灯笼装饰;在城区主要街道绿化带悬挂各种装饰灯,精彩装扮张家界这一旅游城市,营造祥和、文明、欢乐的节日气氛,给中外游客和广大群众耳目一新的美好享受。
春节文化活动周:时间为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一。活动期间,全区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在人民广场中心舞台登台展演。具体为每天一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演出或民俗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形成满城歌舞、好戏连台的热闹场面,同期举行的书画展览、春节民俗摄影展则是民俗文化的静态展示,展出多幅极具艺术特色的书画摄影作品,动静结合充分展示了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开幕式:时间为正月十五上午10点18分至10点58分。在人民广场主会场组织民间文艺队伍集中演出。随后,举行文艺队伍沿城区主要街道大游行,游行路线为人民广场北侧--武陵国际大酒店--东门桥中国银行—老十字街--老汽车站--百货大楼--大庸府城—文昌阁--人民广场北侧结束。11点至16点,由小天鹅艺术团和张家界阳光艺术学校在人民广场主会场汇报演出,19点至23点,在市城区解放路、回龙路等16个台点及人民广场主会场、中心街道分别展演多项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包括入选国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张家界阳戏、花灯、大庸硬气功、土家打镏子、摆手舞、百仗舞、三棒鼓、渔鼓等系列文艺表演活动。
来源:红网
作者:伍文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