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县站2月28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陈登辉)古人云: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从古到今,粮食一直都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中之重。昨日,长沙县政府向全县各镇街及县直机关单位印发了《2014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八条措施》),对今年如何稳定粮食生产进行了要求。该文件提出,今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32万亩,总产量预计将达到62万吨。
鼓励群众代耕代种
此次下发的《八条措施》中提出,今年长沙县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32亩,粮食总产量达到62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19万亩,旱粮播种面积13万亩。
上百万亩的粮食种植面积,以目前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些人力需求缺口,与长沙县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外流情况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如何破解这一矛盾,《八条措施》中提出,“各镇街要采取措施,培育和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采取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等多种有效措施发展粮食生产”。
其实在长沙县已经有许多地区采取了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即农民将农田承包给合作社或种粮大户,由他们以“代耕代种”的形式,利用机械、技术优势替劳力少的农户、生产困难户、外出务工农户耕田、栽种、田管、收获,从而解决了农村因无人耕种导致土地抛荒现象。
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补助
通过这种耕地代耕代种,加快了农村耕地使用权流转进程,促进了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造就了一批长沙县本土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种田能手、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他们将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发展适度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八条措施》中提出,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系列政策的前提下,还将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扶持补助。今年还将继续在全县开展粮食生产“十佳种粮大户”和“十佳种粮合作社”的评选和水稻高产竞赛等等。
双季稻示范面积达20万亩
如何更好的发挥科技这一生产力?《八条措施》中指出,要重点实施双季稻高产创建、国家粮食丰产工程、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等项目建设。今年的将在春华、果园、路口、青山铺等北部12个镇建立12个双季稻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其他镇将办好一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总示范面积将达到20万亩。
《八条措施》中还提出,将实现标准化生产,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丰产技术、统一配发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科技培训、统一机耕机收。
来源:红网
作者:陈登辉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