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镇涧山村、 龙泉村土地整理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 现在机械下田耕作更加方便。章帝 摄
红网长沙县站3月4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周游 通讯员 杨路)淅沥的小雨带来春的气息,也意味着春耕时节即将来临。记者从长沙县国土资源局获悉,位于长沙县金井镇的全省首个生态土地整理项目———涧山村、龙泉村土地整理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土地平整。而去年11月开工的2013年度土地整理项目总体已完成40%建设进度。
简单来说,土地整理就是通过对农田、坑塘、河流、废弃地的开发,对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形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的良好农业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使耕地质量更高,增强机械化作业水平。
昨日上午,记者在金井镇涧山村看到,一块块平整的田地已初具雏形,从不少田地的边缘还能看到翻开的黄色的泥土。长沙县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员张志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这些田地看起来好像与普通农田没有太大区别,但在不久前,这块地还是高低不平,四周不规则的样貌。“通过填平低处、削平高处,将土地规整成形状规则的地块,并建好机耕道后就能方便大型机械进出。”
作为将土地整理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创新试点项目,相比以前的整理项目,涧山村、龙泉村土地整理项目有了大变化。在田间,记者看到,沟渠内铺设的砖块中间都有着圆形小孔,约半个巴掌大。而这就是供田间鱼虾等生物进出的通道。
工作人员说,以往的土地整理项目都是用水泥将渠道硬化,泥鳅、鱼虾、鳝鱼等生物进入渠道之后可能无法生存。而此次的项目则在水渠预留设置专门的横向生态带,并在大的排水沟边坡和底板预留生态孔,将封闭的水渠和田间打通,给鳝鱼、泥鳅等生物留下生存空间。在渠道旁,还设置了供青蛙进出的小斜坡,形状宛如滑滑梯。通过这些生物通道,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平衡。
涧山村村委会主任周四军介绍,以前村里水系灌排不畅通,渠道淤塞严重,通过土地整理,不但灌溉不成问题,还能节约用水。通过土地整理,方正平整的田块还能方便机械下田耕作。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6月,长沙县完成2012年立项投资省、市县级土地整理10个项目,共计2784.59公顷。去年共立项投资省、市县级土地整理项目10个,建设规模2400.9公顷。10个项目均于2013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平均总体进度为40%。
来源:红网
作者:周游 杨路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