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过度医疗的存在,患者有四大认识上的误区:盲目追求疗效快、盲目追求高端医疗、盲目追求住院治疗、难以接受“安乐死”观念。在这些意识的影响下,白白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和患者家属的财力、人力。她认为要尽快建立第三方监督制度,一方面要引导公众、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树立正确的治病就医理念,做到小病小医,大病大医,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另一方面要推行第三方监督制度,由第三方监督机构定期对医生的处方、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医院对病人的检查流程等进行科学的、公正的监督、评审,对经监督评审认为不合理的处方、治疗方案和病案检查实施曝光,对出现问题频率较高的医院实施公开警告,医保费管理机关在收到被警告医院的相关信息时,立即拒绝支付医保费。
除此之外,医疗力量的保障还必须跟上。蒋秋桃建议,尽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民营、个体医疗机构进入医保体系,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的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畅通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交流渠道。逐步提高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个体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对于符合医疗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允许比大型医院更高的医保报销比例,以经济手段引导普通患者主动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近治疗。尽快出台医生的多点执业具体操作细则,尤其要鼓励省级以上医院的医生到最需要医疗资源的市、县、乡、镇等基层执业,改变医生是某一医院的所有关系,逐步实现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她还建议,通过立法推行自愿“安乐死”。在我国进行“安乐死”立法探讨,通过全民参与讨论并取得50%以上多数认同以后,立法推行自愿“安乐死”,这样既有利于减少过度医疗行为,也为社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来源:红网
作者:冯钧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