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下定决心年内完成浏阳河、圭塘河58个污染治理项目

来源:红网 作者:谭旭燕 编辑:王娉娉 2014-03-21 15:24:07
时刻新闻
—分享—

67321395338125296.jpg

  1月24日,长沙圭塘河生态公园,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排入圭塘河。图/记者 谢长贵

  红网长沙3月21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谭旭燕)圭塘河是长沙内河,是浏阳河最大的支流,也是一条常常被人诟病的“水沟”。这条全长仅28.26公里的河流,已让政府部门绞尽脑汁治理14年,也已耗费了上亿元资金。很多人伴随着河流已经容颜苍老,却仍未见到清澈的河底石头。

  3月20日,长沙市雨花区政府召开浏阳河、圭塘河治理专项会议,下决定要“吃下”58个污染治理项目。

  明天(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带着对城市河流的关注,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圭塘河。

  3月20日,长沙雨花区政府召开浏阳河、圭塘河治理专项会议。58个污染治理项目列成表格,贴在了会场正中间的一张白板上。进度顺利或者已经完成治理的项目旁贴上了红旗;而进展缓慢或者还没有开工的项目旁,则用一张红纸醒目地写上部门负责人的名字。

  58个项目包括了两河沿岸的拆迁、污水管网铺设、排污口截流、违建拆除、两岸绿化等。这是两河治理历史上,最“风驰电掣”的一次多部门联合治理。

  会上,雨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邱继兴对着白板上的项目表格,一个一个的确认和对照,查原因、问进度。区委常委、副区长罗予武则强调,58个项目对号入座,“以后开会只讲项目是否完成,完成不了的原因是什么,少提建议一、建议二、建议三”。

  自今年2月份成立区两河流域(浏阳河、圭塘河)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来,不到一个月,包括区环保局、区市政局、区农林水局、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在内的十多个单位已经行动。目前,黎街道已经拆除流域两岸违章建筑3万多平方米,完成79个闸排口泵站项目用地手续和拆迁准备;区农林水局已经完成河道清淤19000立方米;区环保局已对重点4.2公里河段沿岸排污口进行地毯式排查,并督促8家企业自行搬迁;区市政局已经启动圭塘河沿线几个大排口的截污工作,并对重要排口进行了清污。按照雨花区政府的计划,所有项目均将在2014年完成。

  [问局长]

  治理了14年的圭塘河,还要治多久

  3月20日中午1点半,记者见到长沙雨花区环保局局长彭跃辉时,她正在办公室交办治污事项。趁着中午休息时间,她和区市政局、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又沿着圭塘河走了两公里,一个一个排污口查,一户一户看污水流向。

  彭跃辉既是圭塘河治理的参与者、管理者,也是圭塘河沿岸的居民。“年年都是重点,年年都是难点。”彭跃辉感叹。

  以前主要是工业污染,现在是生活污水

  记者:圭塘河的污染来自哪里?

  彭跃辉:圭塘河的水源除了来自石燕湖和同升湖的少量湖水以外,主要就是接了沿线的生产生活污水。

  圭塘河全长有28.26公里,在雨花区有20.6公里。2009年以前主要是工业污染,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圭塘河两岸居民渐渐增加,现在主要是生活污水。

  记者:圭塘河垃圾问题为何迟迟解决不了?彭跃辉:这也是最头疼的问题。红星各个市场的蔬果垃圾经常直接倾倒在圭塘河,沿岸的居民生活垃圾也是随意丢在河里。2006年,我们在沿岸竖立了60多块宣传牌子,后来每年都有做宣传牌子,但是居民随意倒垃圾的问题还是防不胜防。居民重视环保,但又没有切身参与行动,这就是个矛盾。

  我们每年都发动志愿者去宣传,也请了居民来政府提意见。2006年的时候我们还请环卫部门弄了一艘船到圭塘河上拣垃圾,但是因为资金问题和圭塘河水量太小的问题,这艘收垃圾的船也搁置了。后来环卫部门就将垃圾的责任分到了街道,可能是因为监管不到位,垃圾问题一直都没能解决。

  大排污口治理难度大,今年或可截污到位

  记者:截污工程目前的进展如何?

  彭跃辉:从2000年开始采取分段清淤治理工作以来,到2008年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近2亿元,并分6期对圭塘河沿线12.3公里河段进行了清淤、护坡和绿化。

  从2011年9月份开始,雨花区又投入6000万元对圭塘河湘府路至香樟路段约3.2公里河段进行底泥清淤、重金属治理、护坡以及水体工程建设,这个项目在2012年已经竣工了。从2013年4月份又启动了圭塘河时代阳光大道至湘府路段2公里河段底泥进行治理。

  2011年以来,雨花区对沿线的140多个污水排放口进行了截污改造,其中2011年截污120多处,2013年截污24处。但是污水量最大、污染最严重的石碑大港排口、区政府西门箱涵排口和城铁隧道明挖段北侧排口由于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原因一直都没有截污到位,现在仍有大量污水直排。这个项目目前正在着手完成,今年应该可以截污到位。

  记者:截污后的污水如何处理的?

  彭跃辉:截流后的污水都排到花桥污水处理厂去处理了。目前每天汇入花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晴天达到了20万吨,雨天有24万吨,已经超过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花桥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处理设备和能力,如果明年花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如期完成,污水就能全部处理再排放。

  14年治污,理想和现实有差距

  记者:圭塘河的治理还要多久?

  彭跃辉:雨花区从2000年开始对浏阳河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到现在将近有14年。2000年我们牵头做治理方案的时候,没想到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当时就想把河流清污、污水截留、两岸绿化等,但是这么多年圭塘河的发展超乎想象。我们原来的规划做得早,但是治理的过程很难按照规划来实施,理想和现实有一定差距。

  就目前来说,对圭塘河的治理是很有信心的。今年的治理力度空前地大,圭塘河已经列入“一号工程”。现在几乎所有的治污工程都将走“应急通道”,圭塘河各个治理项目都得到了重视,都将迅速得到解决。

[NextPage]

92921395338125296.jpg

  圭塘河雨花段部分污染治理项目分布示意图

  [民间守望者]

  带着儿子见证圭塘河的改变

  “我2010年开始拍摄圭塘河,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晚稻”,一个42岁的长沙环保志愿者,也是一个带着儿子守望圭塘河的父亲。

  一有时间,他就骑着小电动车,载着儿子小天在河边拍摄。自己端着专业单反相机,10岁的小天端着小相机,晚稻目光盯着污水和垃圾,儿子的目光奔向花草和蝴蝶,“只要河还在,我们就会一直守望下去”。

  想见证由污到清的过程

  每次回到家,小天还抢着要看晚稻拍摄的照片,每一次都会冲着有蓝天白云青草的图片“点赞”,而对于臭水横流的场景则不愿意多看。

  “圭塘河我们都走熟了,附近的保安会朝我们打招呼,阿姨们也会凑过来看他拍的照片。”晚稻说,每一次沿着河流走一圈,都能给他带来回忆。这个堤坝怎么缺了口,今天的水质又有了新变化,小天也参与其中一起写环境观察,共同体验河流的变化。

  现在,在晚稻的家里,圭塘河四年的照片塞满了整个移动硬盘,“以前河流两岸种菜的很多,现在都建护坡了,几乎没有多少种菜的了。”

  晚稻说,治理进度是缓慢了点,但是未来肯定会变好的。“我最担心的是圭塘河的水源问题。”晚稻说,圭塘河上游水库的水量很小,主要的来水都是附近的污水,以及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水,如果上游清水给予不足,那么圭塘河的水质和水量都将是个大问题。

  3月20日,晚稻在永州蓝山县参加环保行动,他在湘江的源头给小天拣了一块石头,这是小天非常期盼的礼物,他准备收齐来自湖南河流源头的所有石头。而在圭塘河,晚稻和小天也有默契的承诺:一起见证由污到清的过程。

  有人住就有治理的诉求

  走了4年圭塘河,晚稻觉得这条河流变化很大。以前排污口随处都有,这几年少了很多,但是水质依旧很差,“圭塘河的治理和资金投入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承诺的事情可能有所推迟,但是一直都在做,这个就是好事情。”晚稻说,守望圭塘河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他每天都要经过圭塘河。

  从前的冷清和恶臭,到现在的热闹和风光带的陆续建成,圭塘河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了很多高楼大厦。“房子卖出去之后,两岸的居民对环境是有诉求的,会促使政府更多的关注两岸的环境。”晚稻说,他对圭塘河的治理充满信心,因为只要有人就会有治理的动力,“只要河边的人越来越多,圭塘河一定会成为一条很漂亮的河流。”

  年过四十,已是中年男人的晚稻承担了家庭和工作越来越多的责任,但是对于圭塘河的感情却与日俱增,“只要这条河流还存在,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来源:红网

作者:谭旭燕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3/21/423346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